晚讲评上的红色人物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1-05-10浏览次数:756

信管Q1841晚讲评


  左权、粟裕、江竹筠、胡底、陈潭秋……


  曾玙洋、高美玉、王雨帆、刘志宇、向龙斌……


  第一排是红色人物,他们的名字有的频繁出现在语文、政治课本上,有的淹没在为国捐躯的烈士名单中。


  第二排是信管Q1841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00后,有的是学生会成员,有的是吴天祥小组的志愿者。


  他们本是两条平行线,而班主任范文明的一个举动让他们产生更大交集。


  “我们班的晚讲评,除了讲解重要事项,同学们还要讲一讲红色人物。”范文明说,“现在我们坚持了快2年,讲了40多位红色人物,也准备把活动继续下去。”


“讲完我想去操场跑十圈”


  “独臂将军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亮剑》里铁血男儿孙德胜独臂带领骑兵突围的原型就是他。”王伦全,信管Q1841学生,是4月5日的晚讲评的主讲人,他将贺炳炎作为讲述对象。


  在搜查材料时,他从中国军网找到了一组关于贺炳炎将军经历的漫画,并将其插入PPT中。伴随PPT的放映和王伦全的讲解,同学们走进了这位负伤11次、人称“军中赵子龙”的名将人生。


  讲到贺炳炎借来老乡的木匠锯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把自己右臂锯掉的时候,王伦全停顿几秒,全班安静。“我有时想,如果我是他,我能不能忍受2个多小时的剧痛,之后我是不是还能坚定地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问题、这些故事真的可以激励我前行。”他顿了顿,“我的内心十分震撼,恨不得去操场跑上十圈!”


  班级同学会心一笑,留下的是深深的感动。


  丁英杰是该班一名发展对象,他在听过王伦全演讲后更加明确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许多党员都会在关键时刻走在大家的前面,宁愿牺牲自己,比如独臂将军。”


  同样是红色人物,同样是将军故事,老师上课讲过,而由同学们自己挖掘、自己讲述,却起到别样的效果。“我觉得晚讲评同学们自己讲‘红色人物’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丁英杰说,“同学们更懂听众,讲述方式方法都能够贴近青年喜好,知道应该怎么讲大家会更喜欢。再者,范老师还会把关,不会让我们出错。我很喜欢这样的讲评。”他笑道,“听完王伦全的讲述,我也想去跑十圈。”


一个翻转课堂的实践


  将“讲解红色人物”作为一个长期活动,范文明的想法让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


  “范老师是我们第二位班主任,当时我们已经大二了。”向龙斌是信管Q1841班长,他回忆道,“最初范老师向班里提出这个活动,我们认为可能只是持续一段时间,没想着长期做下去,结果回头看来都坚持两年了。”


  范文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于带班他有自己的思考。“我来讲,不如他们自己讲。”他解释道,“我是历史专业的教师,在这(红色人物)方面,我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近年来,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都推出多种多样的“红色人物”专栏,范文明当班主任就想做个新尝试。


  “红色人物主题演讲一是希望在学生中能够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他们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二是希望通过晚讲评让同学们更加珍惜当下,努力学习。”范文明笑道,“其实我想的还是挺简单的,能坚持下来就行。”


  最开始,只是班委带头参加,随着活动一周周的推进,同学们逐渐开始自动报名。一学期后,同学们的态度从无所谓、旁观,转变为感兴趣、主动参与。在班长向龙斌看来,如今的人物讲解活动对同学们来说更像是一种享受。


  “研读红色人物的事迹,其实就是在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灯塔。现在我们把自己的灯塔建起来了。”曾玙洋,该班宣传委员,在回看班级这三年的变化中感慨道,“将演讲与红色人物故事相结合的形式虽然简单,但班级的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不少改变,我们能感到班级更有活力了。”


站在台下的班主任


  每当学生们站上讲台开始红色人物演讲时,范文明便默默走到教室前方靠角落的地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边听演讲边做记录。他的笔记上有提前准备的人物资料笔记,有记录的演讲中的问题。


  “他们讲的时候我都在认真听,特别是地方人物讲解。有些人物我并不是很了解,但为了跟上同学们的节奏,我也要提前做些功课。从同学们演讲中,我也得到了不少收获。”范文明解释道。


  及时反馈是范文明晚讲评最重视的环节,他希望每个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对于点评要点,他有一套自己的标准。“首要就是史实描述是否准确,比如出现的日期、发生事件的描述等,这是历史人物讲解的基础。其次是演讲风格,同学们要尽量做到脱稿演讲,表现大方、自然。”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次人物讲解,他更希望通过演讲为学生带来全方面提升。


  “范老师对讲评很认真,我们也逐渐从完成演讲,到能够设置一些小惊喜。”刘英杰选择的红色人物是钱壮飞,“当天演讲结束后范老师很细致地提出很多建议,也建议我们可以把‘龙潭三杰’做成系列。”于是他的室友欧阳毓飞和刘志宇分别讲解李克农和胡底,寝室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系列演讲。“大家对我们讲解的印象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很自豪。”刘英杰笑道。


  “在课堂上,我有教学进度和安排要去完成,那么在晚讲评里我希望把时间交给学生。”范文明在晚讲评中是引导者,是意见反馈者,是陪伴成长者,“我在台下,但是一直注视他们。”


“积极向组织靠拢”


  “客观上我们班成绩并不是最突出的,国家级奖项比较有限,”向龙斌介绍,“可是我们班最大的特色就是特别积极向组织靠拢,大家很热心为同学服务。”


  目前这个54人的班级,已经有5名预备党员,其中3位是所在党支部的支部委员助理;有21名同学在大二、大三年级持续担任校内各学生组织负责人,为同学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支部同学做事情比较积极认真,不论是参加党史知识竞赛,还是支部开展团组织生活,我们都能比较认真地做好工作。”团支书祝紫介绍,“在5名预备党员引领下,我班还有6名发展对象,5名积极分子,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在团队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以实际行动紧密服务身边同学,这是信管Q1841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班级气质。


  范文明期待的“弘扬先烈精神,激励大家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目标正在一点一点被实现。


  “红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现在社会安定,我们没有面对需要‘舍生取义’的情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在小事中践行爱国和奉献精神。”丁英杰说道。


  (记者:晁悦 余薇 杨语桐 张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