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团队赴鹤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合影留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及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7月6日至7月13日,由我校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校(院)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组成的“彩虹堡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4人赴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团体课程、科普讲座及访谈调研三部分组成,面向初一和初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和家长群体开展。为保证服务质量与效果,团队成员在出发前接受了团建破冰、体能训练、访谈技巧培训、备课及试讲等系列培训。团队围绕当前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了自信心培养、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应对、性教育及情绪管理等主题的课程方案,并融入案例、短视频、情景剧演绎等教学形式。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举手提问,投入和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队员们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邀请家长和学生参与访谈,共计近30名学生和家长自愿接受了访谈。访谈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和手机依赖是家长们面临的两大难题。针对学生和家长在访谈中提出的困惑和诉求,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分别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了《初中生常见心理困扰的应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两场讲座。一名家长听完讲座后不禁感慨:“原来要学习的是父母,培养孩子得父母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为建立支教服务的长效机制,团队还设立了“成长守护人”计划,每名队员匹配2至3名学生作为自己的守护对象,除了在支教服务期间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心理状态、开展家校沟通和谈心谈话,后续还将与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并实施力所能及的帮扶。
据了解,恩施州鹤峰县于2011年成为我校扶贫援建地,由我校领导、教师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学生组成的“大梦想家”支教团队持续多年在鹤峰开展服务工作,已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友谊。本次进驻鹤峰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由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陈骏老师指导的“大梦想家”团队和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的“彩虹堡垒”团队联合发起,通过访谈调研、课堂讲授、团辅活动、手工制作、主题班会、户外实践、个案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义务支教和关爱山区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助力当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