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备用栏目  学习园地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该如何加强
发布时间:2019-09-09 新闻来源:学生工作处

《 中国教育报 》( 2019年09月05日  08 版)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但从相关研究看,目前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认同多,有效举措少;学术争论多,实践支撑少,亟须在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方面“破题”、出新。此外,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于2015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保障机制做出明确要求,使中小学劳动教育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相对而言,这些年对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劳动教育关注似显不足,有限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职业类院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该如何加强?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之道。


加大宣传研究


切实明确高校劳育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谓的劳动,是广义上的劳动,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统称。对高校劳动教育关注不足,首先反映出劳动观的偏差,认为只有低学历层次的人需要劳动。实际上,将劳动“窄化”为体力劳动,容易助长轻视普通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心理。其次反映劳动教育观的偏差,认为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在传授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劳动能力,大学的教育自然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伦理品德,掌握经过抽象化、带有总括性的劳动科学知识,而不仅是具体工作或专业的知识与能力培养。


  与此同时,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是存在的。例如,少数大学生平时逃课睡觉、应付功课,导致不断“补考”、期待“清考”,甚至抄袭作弊;少数大学生消费超前、大手大脚、攀比享乐,一就业就加入了“啃老族”“月光族”;有的吃不起苦、受不起累,不知创业艰难、缺乏创业能力;有的就业后追求不切实际的薪酬待遇,随意毁约、频繁跳槽;有的认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生产劳动,甚至产生鄙视普通劳动者的潜意识……上述诸多现象,均与高等教育阶段未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有很大关系。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劳动后备军培养的最后阶段,更需要在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上用力,补齐高校劳育这块短板中的短板。


  要解决这一观念认识的不足,一是加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组织座谈会、研讨会和系统培训等方式,重点强调高校劳动教育在完整劳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二是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大招标或重点课题,鼓励高校联合攻关,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三是加大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进校园力度,特别是进高校的支持和宣传力度。鼓励高校积极探索邀请相关行业领域科学家、院士、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多样化形式,充分发挥各行各业新时代劳动精英对大学生成长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展现新时代高校对劳动精神的尊重与崇尚。


强调“四位一体”


系统建构多元化高校劳育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德育工作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强高校劳育工作,既应强化显性劳育,传授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又应深化隐性劳育,深入开掘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劳育资源,系统建构“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劳育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劳育”,专门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如“劳动科学概论”或“劳动概论”。大、中、小学劳育应是一部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三部曲。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同时,还应懂劳动,“明劳动之理”。因此,高校应有专门的劳育类通识课程,向大学生系统介绍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社会保障、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等各门劳动科学基础知识。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2017年,台湾70所公私立高校中有59所开设了各种劳育通识课程,达到164门,涉及劳动意识、劳动人权、劳动伦理、劳动关系、职场安全卫生、劳动法令等十余项内容。


  二是“专业劳育”,把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要在专业课程中强化本专业劳动伦理和劳动发展趋势教育,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育价值体系;要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劳动知识和技能训练,劳动权利和责任教育,劳动情感和态度培养,全面培育劳动精神;要在课程建设上挖掘本专业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特色资源,开展劳育特色专业课程。


  三是“思政劳育”,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强调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强化劳动经典解读,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加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问题重要论述的阐释;在“形势与政策”中加入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发展展望。


  四是“实践劳育”,把劳育融入广阔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产教融合及校园文化的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锻炼,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引导他们懂得并由衷认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提升学科地位


大力培养专业化劳育师资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虽不断受到重视,但一直未能真正内化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的原因很多,诸如劳动科学相关学科散布于各个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中,学科地位与其重要性不相称,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是“法学”一级学科、“社会法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三级学科。与此相关的还有,专业化的劳育师资培养乏力,等等。劳动教育也是一门科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必须有系统的、匹配的相关学科支撑,有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为此,建议国家学位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推动劳动教育学科建设,一方面提升劳动科学相关学科的学科地位,为持续推进劳动科学与教育方面的专业研究和教学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完善劳动教育的学科体系,如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增设“劳动教育”二级学科,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尽快设立劳动教育硕士点、博士点,为大中小学培养劳育师资、加强劳育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劳动科学学科较强的高校依托已有的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社会保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等学科专业培养劳动教育师资、编写“劳动教育概论”等劳育教材。

版权所有: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邮箱:xgbz@hbue.edu.cn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邮编: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