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分化加剧,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日本停滞不前,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则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这种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复苏步伐不一致的局面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发展概况
从经济增速来看,各国经济增长表现为二重分化。第一重是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分化。欧美发达经济体普遍稳步增长,如美、英、法、德上半年GDP分别同比增长2.8%、2.8%、1.0%和1.4%,日本则出现了0.1%的同比下降。相比之下,多数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巴西、俄罗斯甚至陷入衰退。第二重是新兴经济体内部的分化。“金砖国家”中印度与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7.3%和7.0%;巴西与俄罗斯或将陷入长期衰退,上半年GDP分别同比下降2.1%和3.6%,南非经济增长放缓,上半年同比增长1.6%。
从增长动力来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更依赖投资。2015年上半年我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7%,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都是最高的。一季度印度的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也达到30.2%,其他“金砖国家”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均在20%左右。而发达经济体则更看重消费,美、英、法、德、日的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率均在75%~85%的区间内。
从通胀水平来看,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面临“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通胀率虽缓慢上升,但仍远低于2%的目标水平,6月末主要发达国家的CPI同比增幅均在0~0.5%的区间内,部分国家仍处于通缩状态,尤其日本在4月份CPI出现了大幅回落。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高通胀问题,巴西的通胀问题尤为严重,6月份CPI同比增长高达8.9%,仍在趋势性上升。我国通胀水平位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上半年各月CPI同比增长率均在1.5%之下。
从汇率来看,美元加息与中国经济走势成为全球“风向标”。受美元加息预期影响,欧元、日元及大部分“金砖国家”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金砖国家”中卢布升值,雷亚尔、兰特和卢比均贬值。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0.18%,由于对美元保持坚挺,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64%,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92%,使人民币短期积累了贬值压力,引发短期资本持续流出。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对国际外汇市场造成了冲击。
从利率水平来看,发达国家低位小幅回升,新兴市场国家保持高位。发达国家因长期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其国债收益率普遍偏低,但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强,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尤其在5月份之后上升趋势更加显著。新兴市场由于通胀水平较高,且资本回报率高于发达国家,其国债收益率也普遍偏高。我国在央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基调下,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半年出现微幅下降,6月末达到3.6%,较年初下降了0.025个百分点。
从财政状况来看,中国、印度、德国实现盈余。2015年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中出现财政盈余的只有德国,为盈余8亿欧元,美、日、英的财政表现均为赤字。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上半年的财政赤字扩大,“金砖国家”中巴西、南非和俄罗斯出现赤字,其中俄罗斯与巴西的财政恶化状况加剧,印度和中国实现盈余。上半年我国财政出现2312亿元的盈余,占GDP比重为0.78%,财政状况较为稳健,但也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待加码。
从政府债务来看,我国债务率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水平普遍偏高,截至一季度末政府债务率最高的发达国家是日本(210.73%),最低的是德国(74.4%),美、法、英分别为102.99%、97.5%和88.5%。“金砖国家”中债务率最高的是印度,一季度末为174.82%,最低的是巴西,二季度末为35.25%。截至上半年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为69.72%,尽管近年来政府债务上升速度较快,但横向看债务率低于各发达国家,在金砖国家中位列第三,总体可控。
从宏观政策来看,宽松仍然是主基调。美国经济虽然稳步复苏,但美联储对加息依然犹豫不决,尤其是近期全球市场波动已使其加息预期延后。欧央行年初推出的量宽政策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欧元区经济下滑风险依然存在,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宽松货币环境,同时也将推进财政整顿计划,大力削减结构性赤字。日本继续推行大规模量宽政策,但通胀率并无显著改善,此外为应对巨额政府债务还推出了缩减赤字和增加税收等财政措施。新兴市场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印度、俄罗斯等国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选择降息,而巴西、南非等国为抑制通胀选择加息。我国在整体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础上,通过降准、降息及各类数量型、创新型工具,为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风险点
美国:经济虽稳步复苏,但受近期国际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加息预期延后。
目前看美国仍较有可能在今年12月或明年3月加息,成为首个步入加息进程的发达经济体,美联储货币政策也将最终实现正常化。美联储加息将对全球各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国家的经济形成冲击,需密切关注由此带来的全球资本流动压力。
日本:面临日元贬值对巨额债务可持续性造成的影响。
一是尽管日元贬值幅度较大,但对出口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且贬值对进口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已开始显现;二是需关注日本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当目前日元贬值与通胀回升时,日本政府的巨额债务可持续性存疑。
英国:面临实体经济空心化和经济复苏过度依赖资产价格上涨的风险。
近年来英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制造业占GDP比重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20%左右跌至目前的10%以下,本轮经济复苏过度依赖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
法国:面临复苏基础薄弱,包袱过重,结构性改革不足等问题。
尽管法国上半年经济增速有所反弹,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增速水平较低,经济依然低迷,复苏基础薄弱,社会福利包袱较重,结构性改革不足等问题突出。
德国:面临外需不足和希腊债务冲击的风险。
出口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受欧元区各国经济疲弱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下滑影响,德国出口将受到冲击。此外,作为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还面临着希腊债务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
巴西:经济持续负增长,面临较大滞胀风险,资本流出压力不断增大。
面对滞胀,预计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长期存在,高利率水平将大大限制其消费和投资;资本流出压力不断增大,未来走出经济危机的周期较长。
俄罗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外部冲击下未来经济负增长的局面难以改变。
受需求不足影响,国际能源价格仍在走低,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仍将持续。
印度:仍面临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偿债能力不强等问题。
除了要面对美联储加息的外部冲击之外,内部还面临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也是“金砖国家”中债务率最高的国家。
南非:电力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制造业的萎缩将长期制约其经济发展。
由于电力短缺问题,电价上涨或将进一步推高通胀率;同时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制造业的萎缩将长期制约其经济发展。
对我国的启示及建议
第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应特别关注国内外风险叠加带来的冲击,及时研判、有效应对。
一是关注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和资本流动。二是关注主要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风险,将主要影响我国的外需,进而拖累我国的出口复苏。三是警惕陷入衰退危机的新兴经济体通过贸易和对外投资项目渠道传导至国内的经济风险。
第二,应积极优化投资与消费的经济结构,加大内需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方面,我国现有投资主要以粗放式的要素投入为主,未来应以优化投资结构为主,如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通过金融改革拓宽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等。另一方面,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源于收入分配不合理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未来应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通过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我国居民消费端与工业生产端价格背离严重,应积极化解工业领域的通缩风险。
与新兴市场普遍面临滞胀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通缩问题不同,我国目前仍处在经济中高速增长阶段,不到2%的通胀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工业生产领域面临通缩压力。居民价格端与工业价格端出现背离,反映的是供需两端结构性不匹配的深层次问题。
化解通缩压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从供给端来看,应当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利用差别化定价淘汰落后产能,兼并和重组产能过剩行业,并积极引导这些行业“走出去”。从需求端来看,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需求。此外,还应大力推进税制改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和对基础设施、农业、教育等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四,汇率上应选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加强跨境资本监管的政策组合。
一方面,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决定机制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向市场化决定的均衡水平靠拢,另一方面,加强跨境资本监管将有效防范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出风险。
第五,关注金融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问题。
我国由于处于经济中高速发展期,潜在增长率与资本回报率较高,因此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标杆的国债收益率长期高于发达国家。但与“金砖国家”相比,又是最低的。2015年上半年,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保持下降的格局,但金融市场流动性宽松的局面在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过程中仍然受到诸多干扰,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存在。未来的政策应着重于金融市场利率如何向信贷市场传导、短期利率如何向中长期利率传导。
第六,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与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总体状况良好,上半年财政实现盈余,下半年财政政策作用空间较大。但从债务规模看,依然存在着债务规模增长较快、经济下行背景下政府偿债能力降低、债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未来可通过以下途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一是通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式缓解偿债压力;二是加快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加地方政府举债的自主性和透明度;四是积极推进PPP项目落地,加快投资促进经济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