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时值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国教师教育重镇北京师范大学,同广大师生共度节日。在同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他援引荀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的说法,高度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句,语出《荀子·大略》。荀子指出,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盛衰的晴雨表。不仅如此,荀子还通过反面的说明,以突出正面的意义:“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废。”国家在走向衰败时,必然会轻贱老师。老师被轻视,社会失去了约束力,人人放纵自己的情志欲望,法律就会成为具文。荀子这一说法的提出,既立足于丰厚的传统资源,又有他个人独具特色的诠释。
尊师在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最早在《国语·晋语》中,就将师与君、亲并列,看作是百姓万民的根本,倡导要将这三者同等对待。在《礼记·学记》中,则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说法。而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来实现和完成。由教育的重要,进而强调要给予教师崇高的礼敬。
先秦诸子百家尽管在如何治疗社会乱象上开具的处方不同,但在尊师上则完全一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强调,弟子后生对于老师,应当“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在法家著作《管子》一书中,收录有《弟子职》,详细规定了学生对老师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杂家代表作的《吕氏春秋》,更有专门的《尊师》一章,认为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尊师都是义务,是使命。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对先秦诸子尊师的思想做了集大成的阐释。他进一步将“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最早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族类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没有天地、祖先和君师,就没有人的存在,没有天下的太平。礼仪的意义,在于它通过敬祀天地、尊崇祖先、推重君师,以树立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性。
荀子高度尊崇礼法,认为老师是礼法的守望者,是社会秩序的看护人。他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习懂得礼法,遵守礼法,而老师,就是以身作则、以己示范的人,是礼法的代表者和体现者。
在荀子看来,如果没有师教,不懂得礼法,一个人即便有其他能力,也只能偏离正道,流于匪辟。如果有智慧,就会偷窃;如果勇敢,就会抢劫;如果有才能,就会作乱;如果明察,就多奇谈怪论;如果善辩,就会大言欺诈。相反,一个人要是有了老师,懂了法度,有了准则,知所行事,再具有智慧、勇敢、才能、明察和善辩,就会是另一番风景,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精辟总结了中华民族尊师的思想渊源,也对此后中国社会尊师重教风习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它既是我国古代社会尊师传统的提炼,也是鉴察历代政治得失的一个重要指数,今天依然是我们社会文明程度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