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王小波的人大概会知道这么一段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段话出自《黄金时代》,再次阅读到它是在今天,可能我并没有王小波如此饱满丰沛的青春感受,并不觉得自己生猛无比,也没有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熬了几天夜之后像个乏绵羊,对变成天上的云没什么兴趣,身边也没有恋人,只剩下吃可以勉强解救我。
人人都把二十左右讲得那般美好,我满怀热烈赶路而来,只为看一眼鲜花满地,朝霞遍野,却有些失望:这样的生活,和我之前想得不太一样啊,二十左右的年岁,真是如此尴尬的境地:要自由,没有完全的自由,要梦想,却现实却拖住脚踝,要爱情,喜欢的人却不喜欢自己,要刺激,却开始有了顾虑。
朋友喊着出去刷夜,第一反应不是“好啊走啊”,而是“算了太伤身体了熬不起。
二十左右的人初次直面现实,变得有些小气起来,对于勇气也斤斤计较了,怕挥霍多了收不回来了。不敢再那么天马行空,至少要伸一只脚下来探探路了。
不敢把未来想得太小,心有不甘。
不敢把未来想得太大,怕有失望。
每天很忙碌,忙着看各种各样的书,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忙着交朋友,又忙着要独处做自己的事情,报名了什么课程,又要赶一个又一个的话剧。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忙,大概是想和其他人不一样吧,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不过,就是不想和别人落下吧,
大部分时间很迷茫,明明已经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了,却还是在心里念叨着我对于未来很迷茫啊,我不知道要怎么做。
偶尔很盲目,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也跟著去了,没有考虑好这件事情是否对自己真的那么有意义,盲目的决定,下判断。
不知道该从哪里去苛责,很多人把这些不幸福归结于自己想要的和外界所给的不匹配:比如读着不喜欢的专业,做着不满意的工作,想要的很多,能做成的很少,
我觉得教育的矛盾在于,我们都是先选择,后体验。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却要用大学四年或者之后更长的岁月去为十八岁的决定负责。
二十左右的年纪,明明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啊,爸妈还会给你生活费,满脸的胶原蛋白,没有房贷,不用供车,用不着考虑养老和宝宝。
我们的实际负担很轻,心理负担却很重。
我亲身经历过一种很难受的恶性循环:因为看到别人很优秀,所以自己也想要优秀,于是让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并且想每一件都做好,可总有几件不会如愿,于是就往自己身上累了更多的包袱用来弥补没做好的那几件,这样下去,身体越来越累,心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累在身上的任务越来越多,能完成得好的却越来越少。
那段时间,心力交瘁,我开始问自己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我一直在怀疑自己的能力,计算着如何让这已经酸疼的肩膀承受更多的重量,却忘记去思索,我往身上累积的这些包袱,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
那些所谓的迷茫和不安,有时候只是拿来感动自己的,为了日后回想起这青春的尾巴,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什么组织竞选失败了,奖学金没评上,喜欢的人不喜欢你,都不是什么大事情。
你之所以很难过,是因为,目前的你只看到这么多东西而已。
然而生活的进度条是没有暂停键的。更没有所谓的快进和后退,你除了踩着这个节点向前,还能怎么样呢?
这些当下看起来天大的事情在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比例尺渐渐缩小为一个点,小到你都不再想的起来。
迎接我的,此刻的,未来的每一天,“忙”“茫”“盲”这三种状态依然会交织着,偶尔出现,让我有些触不及防。
但是,我知道不能再哭了啊!内心疯狂拔节生长的时候是会有点疼的,习惯习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