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备用栏目  心灵港湾  大学心理
创伤过后,除了“鸡汤”还需什么?
发布时间:2013-01-31 新闻来源:学生工作处

  心理导读:地震灾难带来的创伤,短时间内都难以愈合。但成长之路依然在继续,除了“心灵鸡汤”,他们还需要些什么?——www.xinli001.com

  

  新闻事件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迄今已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万人受伤。亲人离散,家园损毁,正常的生活被迫停滞,不可预知的灾难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心理创伤。

  心理解读

  灾难过后,总会有这样一群可钦可敬的人:他们遭遇了灾难后,也许来不及悲伤便转身投身入了抢险救灾的战场,比如因“救灾不力”被就地免职的副乡长杨成毅;也许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悲痛和消沉后,毅然坚强乐观地面对缺憾,比如赴芦山灾区当志愿者的汶川地震断腿舞蹈教师廖智。他们是真的勇士,是生活的斗士,不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以更加勇敢、坦荡、坚强、乐观的态度来生活。这种经历了创伤事件、与灾难进行抗争后,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被称为“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创伤后成长:不只是“鸡汤”

  其实“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古已有之。《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西方谚语“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苦难和挫折中孕育着希望和成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有科学家关注灾难事件带给人的积极影响,由此展开的大量研究表明:创伤后成长,不仅仅是励志的“心灵鸡汤”,而是可以进行科学定义与测量的心理能力的提升。创伤后的“成长”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

  1、自我认识的改变。创伤、灾难之所以让人成长,是由于遭受磨难的个人通过意志、努力和智慧最终克服困难、度过危机,一方面获得了相应的危机应对经验与技巧,另一方面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也得到了提升,并由此经验而产生一些感悟,对事件、生活和生命产生了新的思考和感受,所以在个人身上会发生人生目标、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变化。比如被截肢的舞蹈老师廖智,不但挺过了自己的磨难,还向遭受同样灾难的同胞伸出了援手,表现出了更强大的个人力量、生存能力和对灾难的耐受力。

  2、对“关系”的认识发生改变。经历灾难后的人们,可能会重新认识了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联结——关系,因此可能会更加明白“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可以依靠的人”,会更加珍视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联结,可能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热心与同情。

  3、生活态度的改变。一次生离死别、一次死里逃生,哪怕是一次对生死的“围观”,往往会让人开始思考:“什么是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经历了剧烈的“得与失”、或是遭受到“得与失”的威胁后,人们看待“得失”观点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会重新权衡自己生活中各种事物的优先级,如事业、家庭、健康等等。

  4、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经历了重大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后,人们往往会对“生命”“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更深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

  是什么影响了“成长”? (来源:壹心理网www.xinli001.com)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创伤事件的性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丧失亲人等)、痛苦的心理感受、社会因素(社会价值取向、文化氛围、宗教信仰等)、心理因素(人格、情绪、应对灾难的方式、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对事件的沉思或冗思等)和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种族)等等。

  对于舞蹈老师廖智来说,她遭受到的至少包括自然灾害和截肢这两次灾难性的创伤事件,但她对磨难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采取了正向的态度和行为,最终从受助者变成了援助者,不但传递出爱心和温暖,还传递出与创伤抗争后而获得的强大的勇气、力量与信心。

版权所有: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邮箱:xgbz@hbue.edu.cn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邮编: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