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幸福击掌(作者:雷印迎)
看到一些学生自杀的报道,我不禁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两个故事。
一代魔术大师胡迪尼有一手绝活,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迪尼挑战。他们特别打造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胡迪尼接受了这个挑战。在铁牢中,胡迪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胡迪尼头上开始冒汗,却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当精疲力竭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时,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其实只是个样子。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他因心中“开锁”的心理定式,被小镇居民捉弄了一番。
魔术大师因“心中有锁”而遭受捉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毕淑敏在《心灵处方》中也讲过一个故事:一女子,憔悴如故纸,无穷无尽地抱怨着生活的不公,坚信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好运气,因为一个道士说过她面相不好,一辈子没有好运。当一个很出色的小伙子爱上她时,她却不相信自己会有这么好的运气,拒绝了,然后匆匆忙忙地嫁给了一个长得很丑的酒鬼。她认为,一个长相丑陋的人应该会对她好。但没想到霉运从此开始。毕淑敏问,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呢?她固执地说,那个道士说过的。这女子因信了道士的话,不敢和幸福击掌。因为她接受了道士给她的那把心锁,就永远“自觉”地用自己的灾难去验证道士的预言。
心锁形形色色,但很多都是因自己心理脆弱而接受环境暗示后与不自觉中戴上的。一个人心中有了锁,就必定在需要解锁而解不开的时候使自己窒息。一个能够辩证、客观地认识自己与客观环境的人才不会有心锁,但是,这样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人都给自己上了一把或大或小的心锁:妄自菲薄、心灰意冷、孤傲自大、贪得无厌,等等。
人有了心锁,要么不相信幸福会与自己拥抱,与幸福擦肩而过;要么不相信人生会有厄运,在人生的顿挫面前崩溃;要么总处于“别人有的我为什么没有、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快乐;要么控制不住欲望的魔鬼,走向不归之路。
教师,作为一个育人的特殊职业,更要注意心锁问题。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读初中时,数学极差。数学老师拿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给全班同学看,又让她在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遭到侮辱的三毛休学在家,自闭了七八年,形成了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尽管后来她走过48个国家,写了26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帮助很多人树立起豁达、坚强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
同是台湾著名才女的席幕蓉则是幸运的。席幕蓉读初中时,数学也相当糟糕。初三毕业补考时,数学课上,老师讲到一半,忽然停下来,在黑板上写了4道题让全班演算,并且用关切的眼神望着席幕蓉。这没头没脑的4道题在下午补考之前出现在黑板上,又与正在教的内容毫无关系,再笨的学生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她忽然成了全班最受怜爱的人,几位同学边叹气边把4道题的标准答案写出来教她背。她背会了3道,在下午的补考中得了75分,终于毕了业。后来,初中最后的那堂数学课连同数学老师关切和怜爱的眼神,一并成为她生命中最温馨的记忆。
我们要承认,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教师的任务,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天赋差别,让天赋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相信:只要我努力,就能拥抱成功和幸福;让天赋较好、志在必得的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不如意,命运不会因自己的优秀而不给自己一个顿挫。教师日常的施教言行,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空洞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远不如日常教学中就时刻注意避免给学生戴上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