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你爱的人

发布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018-05-23浏览次数:10

    我们经常试图改变别人。

    或者我们阅读一本书,学一种理论、一类方法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变别人。

    如:怎样让孩子更听话?怎样让父母抛弃买保健品的偏执?怎样让患有心理问题的家人主动就医?

    在我们想要改变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需要改变的?

    为什么孩子会经常与你发生冲突?为什么父母老是不听劝,执拗地买很多保健品?为什么你会认为家人有心理问题?

    曾经有一位母亲,痛心疾首地告诉我,她的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就是因为老公不配合她,导致教育失败。可是我暗暗地想:你老公不配合你也是正常,凭什么你会认为你的所有价值观念都是对的呢?所有教育方法也都是对的呢?这是不是太自信,甚至自负了一点?

    责怪别人是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

    朋友问我,如何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我给她提的建议都是让她先改变自己。

    比如,老师们经常希望获得学生的尊重,路上遇到学生,总希望学生喊一声老师好。如果哪位面熟的学生,没有说老师好,老师就会认为该生不懂得尊重。可是如果老师能先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是不是也会很惊喜,认为被尊重了呢?

    我们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技术等等,都不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别人,而是让自己内心更加平和安宁,处理问题更加灵活。

    我的父母,没有学过任何沟通方法,可至少在我眼中他们是最棒的父母。母亲是我青春时期最好的朋友。她没有去过我的宿舍,但是她知道我的每一位室友的生活习性,性格特征,我与她们的亲疏,因为学校里发生的任何事情,我都愿意回家与她分享,即便那时候我是人们眼中应该叛逆的高中生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母亲从不居高临下的教育我,而只是认真倾听。比如,我告诉她,我因为晚上睡前讲话,被查寝的班主任抓到,训了一通。母亲听了只是笑笑,还让我下次小心。她没有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教育我。她完全相信,已经高中生的我,可以判断好与不好的事情。

    试图改变别人的人都太自信,长久之后,其他家庭成员在个性上会变得自卑和唯唯诺诺。

    放眼望去,一些家庭中,如果母亲太过强势,儿子或女儿往往就很普通。他们对一切都无法自己确定,需要母亲最后定夺和给予支持,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自己拿主意,没有成就感,容易自卑。

    为什么你的孩子内向?不爱说话?能不能从自身身上找原因?是你平常话太多了吗?是你管束太严了吗?是你根本不了解孩子吗?或许他在同龄人面前非常地活泼开朗?

    父母执着买保健品,怎么劝都不听。老年人面临的死亡焦虑你了解吗?他们买保健品的意图是为了保证健康。那么你是否在其他方面,帮助父母解决这个焦虑了呢?是否帮他们办理过体检卡,让他们按时去体检?是否帮他们办理过健身卡,让他们经常去健身?是否经常回家陪伴老人,帮他们充实空虚的老年时光?

    只是嘴上劝诫很容易,可是如果能够想想背后的原因,你可能不会轻易说出口,而是会多一些实际行动。

    有很多来访者还会这样问:为什么我改变了,对方还是没有改变呢?为什么我使用了非暴力沟通方式,沟通效果还是不好呢?

    首先,我们无法期待,我们学习一样东西之后,马上就可以很纯熟的运用,如果不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可不可以给你在意的人多些时间有可能你改变的时间太短,对方感觉不到;有可能你改变的效果不明显……多给大家时间,近朱者赤,这样的成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

    如果说这个世界是无情的,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

    我们是世界的一份子,应该为世界充满温暖和爱贡献自己的力量。不用苛责别人,改变先从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