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与求异

发布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018-04-03浏览次数:10

 

   人际交往中,存在着“求同”和“求异”两个方向。
     一、求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鱼找鱼,虾找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有这些现象,其实是说,人与人之间,正在寻求彼此的相似性、一致性,这叫做“求同”、或者“认同”。
       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相互认同,可以让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
归属感,是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这时,个体已经认同了该群体,包括,自觉遵守群体规则,模仿群体行为,让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比如,群体成员,穿上统一制作的工作服、校服,佩戴校徽等,互称“同事”、“同志”、“同学”。
      求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尊心。比如,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比较喜欢佩戴校徽,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高年级学生,就不太喜欢佩戴校徽了。走出大学校园,去逛街、遛马路时,最喜欢佩戴校徽的不是大学教授,而是学生食堂里的炒菜师傅。青岛心理咨询
求同的优点:一般来说,地位低的人往往会向地位高的人认同或求同,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亲情依恋,提高自尊。
      求同的缺点是:求同属于外在价值取向,个体会削足适履,消除自身独有的个性特征,整齐划  一,让自己成为别人,失去了自我创造的独立空间和内在热情。

     二、求异
     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出类拔萃……这些都属于“求异”。
     求异,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自身独特性。
     一般来说,在群体中,已经取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处于更高地位的人,往往会更喜欢彰显个性,发展与众不同的个人特点和优势,形成人际之间的差异性。青岛心理咨询
     求异的优点:求异属于内在价值取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打开了自我发展的无限空间,焕发生命热情,创造生命价值,自我实现。
     求异的缺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当一个人越来越突出、优异于群体其他成员的时候,他会失去群体成员对他的接纳和认同,失去归属感和安全感,失去亲情依恋,甚至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嫉妒、排斥。因此,只有内心安全感比较强大的人,才有勇气张扬个性、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三、求同与求异的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从一出生至六个月,首先要内化养育者的表情和眼神,这时,叫做“内向投射”,简称“内射”。
     婴儿六个月之后,当婴儿逐渐地能够区分妈妈是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当孩子觉察到,没有妈妈,自己难以存活的时候,孩子会对妈妈具有亲情依恋,并认同妈妈,让自己的表情动作行为等变得越来越像妈妈。这叫做“认同”阶段,即,向妈妈“求同”。
     当孩子大约五岁之后,特别是到了青春期,更愿意彰显个性,表现得与众不同。这叫做“自我同一性”,即,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独特的自体;或者叫做“求异”。
     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功能是在人际互动中形成的,个体内化了人际互动。在互动中,婴儿先是向妈妈认同(求同),获得依恋安全感、归属感;之后,才发展出自我同一性(求异)。在这个过程中,求同,属于比较基础和早期的心理发育阶段;求异,则属于比较高级、晚期的心理发展阶段。
     四、中国文化对求同和求异的影响
     中国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重要特征。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濡养了中国人的民族个性。中国人,最喜欢“求同”。中国人的心理发展,目前处在相当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认同阶段。
在行为方面,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入乡随俗”,“到哪座山,就唱那座山的歌”,他就会比较受欢迎,会得到当地群众的接纳,获得归属感、安全感。
  “ 你好,我好,大家好。”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至今都深深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中。
     对于求异,彰显个性,独树一帜,中国人从骨子里对此有一种恐惧感。如果你穿的衣服跟大众群体不一样,就会被叫做“奇装异服”,会遭到主流人群的排斥,路人的侧目、嘲讽。
     青春期的学生,在校园里,穿着统一制作的校服,男女生都是同一个颜色和款式。女生不准留长发。所以,从服装和发型,根本看不出哪个是男生,哪个是女生,更难以区分谁是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性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与尊重!这是人类文明所发展取得的最大成果!青岛心理咨询
     对人的尊重,要尊重每个人,而不是大多数人排斥甚至否定少数人。
     对人的尊重,最大程度上体现为:对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尊重。
     所谓的“求同存异”、“世界大同”,这其实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求异”,是促进每个人最大程度上的自我实现。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