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是近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新词,时下很多年轻人喜欢以“宅男”、“宅女”自居,“宅一族”也成为了继“月光族”、“啃老族”等新鲜族群之后的又一特色群体。“宅”已不仅仅成为了时下青年男女一种日渐普遍的生活方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一种宅文化,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自然走在了“宅文化”的前端,并衍生出校园“宅一族”。
一、宅的起源
“宅男”一词来自台湾,是日语“御宅男”的简称。“御宅”在日语里指“你的家”,是一种敬语。到了80年代,人们把那些热衷于动漫和电游戏,足不出户且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称为“御宅族”。“御宅族”中的男性被称为“御宅男”。由于御宅男对虚幻世界的执著和对实世界的排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这个词在日本大多带有负面含义。
如今这里的“宅”用的已不是原义。“宅男”、“宅女”是指在家待着不出门的人,随着使用频率增加,“在家待着不出门”这一义素自然地朝“宅”字上归并,这就使得本是名词的“宅”逐渐获得了动词的词性,指待在家里不外出。进入台湾后,“御宅男”被简称为“宅男”或昵称为“阿宅”,并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语义渐趋中性,泛指痴迷于网络、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网的男性。近年来,“宅男”一词从台湾传播到大陆,语义进一步泛化,指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不修边幅的男性,成为网络媒体比较时尚的词语。
二、大学生“宅”现象
调查发现,大学里“潜伏”着为数不少的“宅一族”。大学校园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没课的时候宅在宿舍,更有甚者为了宅而逃课。他们的电脑几乎二十四小时开机,被用来聊天、逛论坛、看网页、打游戏、写博客、看视频等等。他们饮食不规律,常吃零食、泡面,或让同学带饭。也有人宅在网吧,饿了叫外卖或在网吧买泡面,困了就躺在椅子上休息。还有一些专业的学生,学习要通过电脑完成,所以经常坐在电脑前不动弹。在大学食堂,经常可见穿着拖鞋睡衣、头发散乱的学生去打饭。这种宅的状态甚至还延续到家中,很多大学生寒暑假也宅在家里,宅的内容无非还是睡觉、上网,有的人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躲进自己的房间,很少与父母交流。“放假了我成了宅男”、“天冷,我在家宅了一个星期了”,“宅男OUT(过时)了,被窝男出现了”之类的帖子在网上比比皆是。从学校到家,从宿舍到起居室,变换的是空间距离,不变的是这些大学男女难以自拔的“宅”生活。
在此次调查中,逾八成大学生存在“宅”现象,并对“宅”持宽容态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统计发现,多达84.8%的学生觉得自己多少有点“宅”。有高达8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寒假期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宅”着。
三、大学生“宅一族”的问题
大学生“宅一族”运动时间显著少于“非宅族”,身体素质亟待加强。大学生“宅一族”的运动量明显偏低,其中甚至有近1/4的人表示几乎从来不运动,他们认为“宅”在寝室既低碳又环保,根本没有必要去户外运动。然而宅一族长时间操作电脑,动作僵硬,容易造成腰、颈、肩、腕等部位的疾患;睡眠和饮食失调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身体虚弱等。
宅在宿舍的人多是在从事以消磨时间为主的活动,还有部分人因此逃课,对学业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且长此以往,容易培养惰性乃至造成消极的人生态度。
宅居限制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使其逐渐疏远了和父母、朋友、老师的关系,并对身旁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焦虑、孤独、抑郁等负向情绪增加,感情淡薄,社交退缩,性格孤僻等。
大学生吃住学都在一起,所以受同辈的影响很大,宅的风气一旦形成校园文化,就不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是影响到一群人、一代人。
根据调查问卷,宅生活带来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成天泡在网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花去了大把的时间。二、浮躁,好预测未知妄下定论。对权威毫无理由的不耐烦,但绝不公开挑战,只热衷于影响身边的几个人。三、性格软弱,喜欢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找理由。不喜欢通过沟通达到与外界的意见统一,而是表面妥协,内心强烈反感,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叛逆。三、不喜欢被人说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说是老男人。厌恶应酬。四、选择性自闭,对熟人唠叨不休,对陌生人一言不发。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五、习惯熬夜,25岁之前通宵次数明显较多。六、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七、做事不按计划,讨厌按部就班。花钱无计划。
四、大学生“宅一族”的成因
(一)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达
大学生“宅一族”的生活往往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随着电脑价格不断跳水,大学生中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也比几年前大幅提高,发达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网络为大学生建立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们可以从网络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论坛上与网友交流,通过qq等聊天工具与朋友联系,以写博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还可以在网上购物、订餐,使生活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网络游戏也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因网游聚在一起,游戏过程中的交流、竞争、刺激,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愉悦和成就感。在许多大学生眼中,网络游戏已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全新的世界。网络资源丰富了大学生娱乐生活。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电影等,这些都是消磨时间的最佳伴侣。
(二)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如学业、就业、情感人际等,也会在激烈的竞争下遭受挫折和打击,面对逆境有的人选择直面而上,而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宅”就成了大学生的一个“避难所”,其实很多人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残酷现实,可就是不愿努力克服,于是放任自流,宅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
有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由于家庭或学校教育等原因只顾埋头苦读而忽视了培养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极其渴望与他人交流,寻找知心朋友,一方面交往能力的欠缺使他们始终不得要领,如果再遭遇挫折会更加自卑,宅在窝里不再出来。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寻求网络,在虚拟的时空中塑造自己想要的性格,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三)从众心理
良好的群体氛围对个体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反之亦然。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分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宅一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五、如何看待“宅一族”
“宅”现象并不是人们所担忧的“洪水猛兽”,它亦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发展的潜力。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宅男”、“宅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引领时尚和深度生活的理念使得“宅一族”必须具备更高水平的信息收集,分类和处理的能力,恰恰是被持传统观点者视为为脱离社会的一群人在时时刻刻地通过网络用他们独有的作风创造时尚、引导舆论、挖掘真相、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但是必须承认,对大部分的大学生“宅一族”而言,他们宅得并不健康且档次不高,他们身体素质普遍不高,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待提升,他们的“宅”,只是纯字面意义上的,是非自觉的、缺少厚积薄发的觉悟及准备。我们应当重视并了解大学生“宅”现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大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宅一族”健康生活。
“宅”分为六类,“宅”得不当可致身心退化
信息时代,“宅”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他们大多沉迷电脑游戏、网聊、论坛,社会交往不多。没人知道“宅族”究竟有多少人,但这一族群规模不小并且还在扩大中却是不争的事实。深圳市康宁医院医生胡赤怡、余常红对身边的“宅族”进行了分类,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的宅男宅女都需要“脱宅”,因为有时候“宅”并非一定是个坏事,但如果“宅”得不当,就有可能导致身心退化、与社会脱节。
茧居族:害怕接触社会作茧自缚
【案例】阿霞大学毕业后有过工作,但与上司的关系比较糟糕,一次与上司大吵一架后索性辞职,整天“宅”在家里,也不找男朋友,只是偶尔做一点家务。父母急得要命,但无论怎样软硬兼施,都不能把她“逼”出家门。
【分析】胡赤怡认为,像阿霞这样的茧居族在“深宅族”中不少,在社会上受到压力与挫折之后就缩回家里,害怕再与社会接触,因为家里安逸自由,在虚拟世界的胜利也带来满足和成就感。这其实是心理防御的退缩机制在起作用,以“家”为茧,把自己紧紧包裹,与现实隔离。
【建议】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地球本身就类似一个茧,构成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如果茧居于家中方寸之地,给自己的空间就太小,容易形成虚幻、消极的人格,甚至产生抑郁、焦虑、怯于与人接触等不良心理。胡赤怡建议,不妨把“茧”做得比“家”再大一点,比如尝试把社区、城市作茧,给自己更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打破自我封闭和对网络世界的依赖。不必害怕更大的空间,因为出去活动之后,总是可以再回到安全的家里。
啃老族:父母不得已的承受
【案例】学法律的小周毕业后转了行,然而看到当律师的同学们渐能独当一面,他越来越强烈地认为,法律工作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于是辞了职,想凭借自己科班出身的优势“敲开”法律界大门,然而现实残酷,找工作屡屡碰壁,只好无奈地闭门“啃老”。
【分析】胡赤怡认为,啃老族在“深宅族”中有不小的比例,他们备受家长溺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因为不想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学历不高、就业压力等原因,到了早该自立的年龄却还未“断奶”,不工作、不学习、不进修,“宅”在家中打发光阴。
【建议】多数“啃老族”都认为吃父母的天经地义,其实,即便是经济条件再好的家庭,父母也不愿意孩子“宅”在家中啃老,他们之所以接受,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无可奈何的回避,有些父母甚至也出现心理问题。胡赤怡指出,“啃老族”一定要知道,人生活在世界上,不是只要有饭吃有衣穿就可以的,还要有成就感、价值感,要对社会有用,否则不仅帮不了父母,还会成为父母与社会的负担,也会给父母增添很大的心理负担,要知道,父母之所以没有给他们压力,其实是父母在替他们承受着这个压力。
蛰伏族:伺机而动再重出江湖
【案例】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小黄失去了工作,自此他成为一名“宅男”,每天在家里看书写东西、在各大论坛“灌水”,偶尔出去爬爬山。很多人对他成为“宅男”感到惊讶,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重新找份工作,但他有自己的理由:现在经济周期不太好,出去工作辛苦、压力大、报酬又少,难以达到理想目标,等以后经济形势好转再“重出江湖”。
【分析】经济有其发展周期,在经济景况不好的时候蛰伏在家,养精蓄锐,环境好转后再“出击”,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做。胡赤怡告诉记者,这其实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
【建议】胡赤怡提醒:可以把蛰伏作为一种策略,但不要蛰伏出懒惰、一辈子蛰伏下去,否则就把蛰伏演变成蛰居以至于成了茧居。
网络族:当心社交技能退化
【案例】小郑17岁休学,因家人很少在家,他天天“宅”在家里上网到深更半夜,两年后有一天母亲要他出去帮忙买东西,可是踏出住宅楼门口的那一刻,他顿感眼前的世界是如此陌生,不知道怎么开口与人说话,觉得自己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那个天天打游戏的自己才是真的。他主动要求看心理医生,但只能说出简单单词,要借助纸和笔才能与医生交流。
【分析】余常红认为,在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功能得到不断的锻炼并且变得稳定,社交技能得到发展,而这只有在与外界交往中才能完成。小郑长期孤独地“宅”在网络构成的孤岛之上,缺乏与人的现实交往,导致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基本的社交技能受到抑制,因此突然走到现实中,他觉得不能适应了,对外表达系统、感受系统都出了问题。其实,不少宅男宅女在网络上很活跃,但现实沟通能力却可能较低。
【建议】余常红指出,网络上的交流与现实交流毕竟不同,一定要保持现实交往,因为虚拟世界如同镜子里影像的反面,尽管也反映现实,但毕竟代替不了现实。如果出现了社交技能的退化,就要接受专业人士的辅导与帮助。
武器族:受伤的究竟是谁
【案例】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小杨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与同事关系也说得过去,但他总说没劲,后来干脆辞职,再也不出去工作了。父母非常着急,但小杨以“不想混、没意思”为由就是不出门,三年多来,每天窝在电脑前,成了资深“宅男”。他在网上与“宅友”交流时说:我就要用这种方式报复父母,让他们难受。原因是上学期间父母管得太严,他觉得父母剥夺了自己快乐的童年。
【分析】胡赤怡认为,“宅男”小杨其实是在与父母打仗,他把自己关在家中,所用的武器和战场就是他自己。但,这是一种消极的互动方法,因为没有任何一方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最后受伤的不仅是小杨自己,还有他的父母。
【建议】这种武器用久了,就没有了效用,胡赤怡建议,小杨应采取积极的做法,与父母一起接受心理治疗,以便对整个家庭关系进行调整。
半宅族:业余时间宅一宅
【案例】30岁的小程是政府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晚上和周末基本“宅”在家中,看碟片、看电视、打电话与朋友聊天,偶尔出门也大多是独自出门,几乎不参加社会活动,别人介绍的对象她也看不上眼,以至渐渐加入“大女”行列。有人说她的房间就是她的“深闺”,但她觉得自己这样的生活状态没什么不好。
【分析】胡赤怡认为,目前不少人成为“半宅”一族,这不失为一种从平时繁重的工作和复杂人际关系中暂时解脱出来的有效方式,远离喧嚣,给自己独处的时间,也是给心灵疗养。
【建议】只要真正觉得自己很享受而且很适合“半宅”的状态,就没有必要去改变。不过胡赤怡提醒,不要从“半宅”的状态慢慢退缩向“茧居型”过渡。因为“半宅”的危险在于:这种状态如同呆在一个山坡上,尤其是觉得没地方可去、没朋友可找、业余时间被动“宅”在家中的那些人,如果无法继续保持,则容易滑下来,成了茧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