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沉重的心折断飞翔的翅膀
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间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中,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有的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第三次断乳期。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讲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大学期间,每一个学生都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心理品质、智力潜力开发、专业知识储备、交友恋爱、择业就职等等。这些人生课题通常与大学生平时的学习、社交、友谊、爱情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活充满矛盾和冲突。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这些问题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不适感、压抑感,甚至焦虑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矛盾解决得好,顺利地走向了成熟和健康,有的学生没有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于是就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甚至不能正常的完成大学学业。因此,加强心理承受能力,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不仅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业、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人格完善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很多大学生没有父辈们那样艰辛生活的磨练经历,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优裕。而且,由于他们的父辈们饱受了生活的苦难,不想让儿女再受累吃苦,经常有意无意地保护孩子免受困难和挫折。这在为他们提供较好成长机遇的同时,又在客观上减少了他们面对挫折与承受挫折的机会。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升学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迫使他们放弃了应有的轻松与快乐,甚至连节假日正常的娱乐也减少至最低的限度。这种教育模式,使不少学生心理的成长缓慢而单一。踏入大学校门后,他们成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们必须独自面对复杂的环境,必须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和认知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与判断。在这种新的环境下,那些心理成长缓慢的大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稍遇挫折就消极逃避,推卸责任。
其次,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与相对稳定的校园环境相比,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环境,将是充满竞争、风险和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一方面,他们获得了比前几辈大学生丰富得多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接受了比前几辈大学生优越得多的小学、中学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特殊的爱,他们往往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应有的抵抗挫折的能力,并且容易产生脱离现实的虚幻想法,将生活过于完美化,稍有挫折,便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恶化或厌世。在当前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里,如果大学生们没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没有抵抗挫折的能力将很难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寻求发展。
再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从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来看,其实质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但现代意义上的人才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的“高材生”,而是具有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这其中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应变能力的人。如果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挫折承受能力,就不可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尤其处于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先经历种种痛苦、磨难、挫折,才能有所作为;反之,那些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怨天尤人,整天被焦虑忧伤的阴影所笼罩而不能自拔,前怕狼后怕虎,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绝路的人注定只能一无所成。因此,能够忍受挫折的打击,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既是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倒是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困难挫折常常与我们不期而遇。如果人们没有精神准备,就会被搞得晕头转向,意志消沉,甚至悲观绝望。所谓挫折,是指因为自身或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阻碍或拖延了人们力求达到的目标时所引起的不良心理体验。如果这种体验持续时间过长或程度过于激烈,就可能引发各种身心疾病。因此,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对挫折的抗击力是人们健康生存和事业发展所必须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挫折,看到它的普遍性。“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事如意”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障碍、干扰而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
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不是人们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挫折固然会使人受到打击,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但挫折也可能会给人激励,让人警觉、奋起、成熟,把人锻炼得更加坚强。挫折既能折磨人,也能考验人、教育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受益的东西。德国诗人歌德说:“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往真理的桥梁”。挫折最怕坚韧的意志,而坚韧的意志正是我们铸造辉煌生命的熔炉。在挫折面前,人们惟一的出路是奋起拼搏。只要我们奋起拼搏,百折不挠,挫折就会变成前进的垫脚石,被牢牢地踩在脚下。鲍狄埃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只要我们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加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中,必须学会正确选择自己的需要的东西,培养自己健康稳定的情绪、自我控制的素质、心理平衡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整天生活在被服务之中,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被击垮。因此,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制定目标。如果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自我评价过高、目标太大、自尊心太强,就容易遭受挫折。而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制定恰如其分的目标,就容易满足需要。当眼前的挫折实在难以克服、目标难以实现的时候,明智地放弃既定目标,确定新的追求,这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减少挫折体验。每当战胜了一次挫折,就强化了一份自身的力量,为应付下一次挫折提供了心理力量。 因此,只要树立了上进心,让自己有所追求,参与不同的竞争,才能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当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当心中充满压抑而无处宣泄时,当学习不理想、表现不好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很容易产生偏激和冲动,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导致一些意外和悲剧的发生。 大学生在困惑中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颗平常心和积极态度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及时的给自己面临心理压力、遭受挫折的提供心理宣泄的场所,缓解面临的心理压力,提高自我的适应能力,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让自己学会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心协动员大会
(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记者:邓晓雯)2010年10月20日晚上6点30分,第十二届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会员动员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第五报告厅召开。踏进五报,每人都得到了来自心协的首份礼物——每周心知和心境书签。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用风趣的语言带动了全场气氛。第一环节,大会介绍了主席团成员——会长夏海洋,团支书赵君和秘书长谢翠。随后,社团联合会副会长张坤充分肯定了心协的成就,并告诫我们:每一件小事,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益处。第二环节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心协的功臣们,第十二届的主席团给老部长们和会长颁发了荣誉证书。老会长丁凡与我们分享了几个关于人生的关键词:梦想,努力,包容和信任,我们都获益匪浅。其次,主持人还向各位新老会员分别介绍了团支部,办公室,学术部,外联部,策宣部的职能。最后环节,我们心协的各位成员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游戏,包括猜性格,夹气球等等,让我们互相之间增进了了解,距离也更近了。第十二届心协动员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个夜晚。我们心协凝聚在了一起,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简讯
湖北省高校心理发展联谊会于十月十六日在我校开展。本次会议有关常任理事的竞选也顺利落下帷幕,我校心协实践部部长徐驰顺利当选常任理事,在此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为心协的发展努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