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26浏览次数:12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该决策过程除消费者本人外,旁人无从知晓,故又常被称为消费者“黑箱”(black tank)。虽然消费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观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其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大学生同其他消费者一样,消费行为也要经历上述三种过程。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观较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排头兵,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一代青年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消费高,浪费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费用外,大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另外还有购买服装、电话费、男生的烟酒钱,且女生的化妆品开销也比较大。

 

张志祥专家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陆汉文专家基于经济材料在现代――后现代中的脉络,从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他得出结论:大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470元,大学生月均消费335元,其中食品支出211元,占个人总支出的63%。因此无论从消费额看,还是从消费结构看,或者从家庭收入状况看,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基本上是现实、合理的,不存在普遍的高消费或盲目消费现象。只是大学生的消费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有很困难的学生――11.9%的学生月总支出不到200元,也有比较“阔绰”的学生――月总支出500元以上者占50%。男女生的月总支出没有明显差别,但男生的食品支出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衣着支出明显高于男生。这同一般人的认识或传统认识是一致的:女性爱美,男性随意。就此而言,在消费结构上,社会认同或期许对大学生仍有强烈影响。  

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是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有人认为,服装的质量和价格一般被认为直接同使用价值相联系,即被看作人们消费理性的诉求对象。因此,在调查中,有人以服装的选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之一,结果发现,大学生服装消费的感性取向比较突出,但这种感性主要源于朴素的实用观念,是从感性出发对服装使用价值的强调,既不同于完全的理性抉择,也迥异于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调查同时还发现,大学生对日用品(洗发香波等)的选择,多数人注重质量,但又不具有准确鉴别质量的能力,于是便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效应,受广告引导、他人示范的影响,这是在理性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依据个人经验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  

  

 

第四届“心灵剧场”开始招募了!

你可曾手握一支智慧的笔给人们留下一段感动,或是一份喜悦?你可曾用你的魅力感染大家,让人们记下你容颜的同时也收获一丝持久的温暖?你是否愿意付出,付出一点点的空闲、一点点的努力,让你的青春大放光彩?那么快来《心灵剧场》,在这个舞台上,让我们的梦想发光发彩,让我们的青春不留遗憾吧!

“心灵剧场”是由学工处校团委主办,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承办的活动,在前三届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并于去年获得了湖北省“江城之星”心理剧大赛的主办权,我们学校选送的“爱的姿势”更是获得了省一等奖的荣誉。

这一届“心灵剧场”剧本的征集及演员的招募将在112——117在各食堂门口进行,具体情况如下:

 

(一)    剧本内容及要求:

 

1.    剧本内容积极向上,反映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时代生活,或是社会关注热点,反映大学生心理状态,能启发同学们的思想

2.    长度适中,字数控制在3000——4000字左右

3.    剧本鼓励原创,也可通过书籍或网络改编

4.    剧本采用电子档或纸质档均可

 

(二)    投稿方式:

 

1.    电子档请投到邮箱:xinlingjuben@163.com

或登陆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论坛投稿(“与心协对话”版块——“心灵剧场投稿箱”)

2. 纸质档请交到校心理咨询室(西区梅一楼下)

 

注:1. 稿件请注明投稿人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寝室号、手机号码等

 

   2. 咨询QQ号:362864578(简同学)

 

 

 

 

户外素质拓展 彰显团队合作

本报讯(记者 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戴淑玉)10251500,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本学年第一次户外素质拓展在东大门草坪上进行。

站在十月底的太阳下,依旧让人感到燥热,但是,它阻挡不了心协成员对户外素质拓展的热情。几个游戏下来,大家也从先前的拘谨变得大胆,现场气氛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最令人难忘的是压轴游戏——“人椅”,大家喊着“一家人,一定赢”的口号,围成一个圈,相互坐在对方腿上,一起坚持到最后,充分展现了整个团队的相互信任与户相互合作的面貌。

整个户外拓展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虽然大家都有些累,但更多的是收获。因为本次活动是心协换届后成员间的第一次活动,它不仅大大拉近了心协成员间的距离,让彼此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还彰显了心协这个大家庭的高度团队合作理念,为以后的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有你,所以存在

本报讯(记者 大学生心里发展协会潘明梅)又是一个新学年,为了给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注入新鲜血液,101113日,心协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招新活动。通过全体会员的宣传工作,三天的时间,共招收有意入会的同学240多人,在全校所有社团的招新人数中位居前列。“团结的团队,给人的感觉就是积极向上的。”这是一名大一新生对心协地评价。或许,正是如此,他们选择了心协。

在精心挑选好会员后,1022650,“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会员动员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号报告厅如期举行。大会旨在让新会员更多的了解协会,增强他们对协会的认同感与团队意识,共有手语表演、嘉宾致辞、协会简介、趣味游戏、会员提问等多个环节,再加上温馨和谐的会场布置,到场的每个人都对这次的动员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都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心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有家的温暖,有家人的关心与呵护;这里,是我们大家的避风港,心灵的驿站。

大学生消费现状小视点

 

最近,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了明星孙俪母女因不满受助大学生月消费超过500元而停止资助某大学(男)生的事。本来标题都不是十分善意,没想到各大网站的网友评论呈一边倒的状态,支持孙俪母女,并对该大学生表示愤慨。自此,我们该如何看待大学生消费呢?

 

 

透析大学生消费心理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 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大学生在购物消费的过程中,对所需商品的不同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

 

1.       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和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他们的购物目的是为了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关注商品的质量,而对外表则不十分挑剔,只要实用也就满足了,此种心理在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

 

这是由于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打工挣钱的不多,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是相对固定的,大约在300 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不超过2000 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购物消费时往往较为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尽量搜索物美价廉的商品,即注重把商品的实用性、质量的可靠性与商品价格相结合。

 

2. 品牌时尚是永恒的追求

 

大学生作为一个拥有高等学历、思想求新、观念先进的特殊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擅长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于其他阶层的消费群体而言,大学生消费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品牌代表了高质量,代表了较高的价格,也代表了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当今媒体无孔不入的广告舆论的长期影响下,大学生在实际购物中更多地关注品牌,选择所谓的“名牌”产品,通过对时尚商品的追求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二、大学生的消费误区

误区之一消费的盲目性

 

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主要体现在:(1)不知道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从未思考过钱是怎样花的 (2)有了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一气,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块儿花,接下来只得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东挪西借 (3)消费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误区之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绝大多数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精神生活投资甚少。以购书为例,统计有23.6%的同学未曾光顾过书店。至于购书的同学中,投资也很有限,每学期不过是五十到一百元,更多的便寥寥无几,与之绝然相反的镜头是学生们对吃喝穿上的慷慨,穿名牌时装不乏其人,名贵的倍受青睐,在一校门外四、五家餐馆终日高棚满座……

误区之三:消费的模仿趋向。

 

许多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过程中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选择的模仿化趋势。校园中掀起的生日热”“旅游热追星热”……无不与这种消费中的模仿心态有关。

 

误区之四:消费的攀比行为。

同学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模仿式消费行为中自然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你追我赶,相互攀比,导致了高消费不断升温。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影响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广博的知识面使其在消费时注重知识性;对新鲜事物热衷并乐于尝试,他们在消费的同时注重时尚性、潮流化,强调新颖美观;由于个性独特,思想起伏,在消费时会情绪化,即兴购买、冲动性的购买代替计划性的购买;而富于创造力的思维、强烈的表现能力,使大学生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消费态度,即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消费态度通常决定了大学生对某种商品的评价,甚至代表了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感觉和行为趋向。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 求新心理

对于新产品,不少大学生在广告舆论和宣传的长期影响下,或是接受赞同,或是产生逆反心理,但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最终趋向于新产品,进而产生消费。

 

2. 求美心理

这是大学生以追求欣赏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物心理。在同一品牌、同等价位、相同款式、不同色彩间,大学生的消费选择自然以达到最大欣赏价值为目标。

 

3. 求名心理

青春是激情张扬的时代,大学生追逐个性,为了显示商品的附加属性,如气质品位等,或为了炫耀自己,他们十分在意商品的品牌,追求品牌卓越、款式新颖的进口高档商品。通过消费此类商品,以达到显现富有、高贵、洒脱、时髦的目的,此类大学生消费群体极少考虑到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的实际质量。

 

4. 从众心理

主要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认识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同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意志薄弱、顺从型性格的大学生从众心理更强一些;当大学生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消费的目的时,更多地表现出从众心理;从消费利益的角度讲,大学生多认为随着多数人购买总会得到好处,即使上当受骗,也是大家一起上当,以求得心理上些许的安慰。

 

 

 

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

一、合理消费心理的培养——调适与塑造

 

1.      用理智的判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大学生应该学会以合乎原则性逻辑性的思维去调节情绪与情感,化不良消费为合理消费用理智的眼光去分析对待客观现象,并以理智的判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控制不良消费情绪与情感的产生首先要检查消费中是否掺杂攀比的因素,要做自我反省,选择消费目标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灵活性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建立合理的消费计划消费方式

 

2.      用转移调节的方法缓解不良的消费情绪

 

当不良的消费情绪发生时,应尽快从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逐步掌握自我要求,有意识地把自己已有的情绪和情感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泛化大脑皮层中出现的强烈兴奋点,改变“意识狭窄”现象,从而使不良情绪与情感得以缓解克服不良消费心理,需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会抵御不符合消费目标要求的种种诱惑和干扰。

 

3.       用自我激励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拓宽生活空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感受更多的兴趣,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

 

 

 

学生健康消费方式的养成——全方位与多角度

 

1.      家庭是学生培养合理消费心理的基础

 

父母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少家长自己节衣缩食,却给孩子设计了“吃的要营养,穿的要漂亮,玩的要高档,用的要排场”的理想模式许多家长对孩子在消费行为中的无理要求要么迁就放纵,要么束手无策,直到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深深刺伤父母的时候,父母才如梦初醒作为父母应该首先培养自己的正确消费观念,坚持正面教育,科学引导,懂得合理消费

 

2.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心理的关键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观的内容,普遍缺少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学生的消费教育首先是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对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全面客观地了解在消费思想教育中加强与人生观价值观国情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

 

3.      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心理的支柱

 

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为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所以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消费观念,他们对消费的认识及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不稳定性片面性极端性等特点学生阶段正是增长知识和养成良好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奠定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心理的支柱。

把节约当成时尚——有感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千三千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句看似玩笑的顺口溜反映了一些赶潮流的大学生的真实心态,同时也给莘莘学子们敲醒了警钟。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可以说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他们的消费观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消费观,他们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让我们把目光对准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

一、             追求实用理性消费

“大学就如同半个社会,人际交往要花钱,休闲娱乐要花钱,衣食住行要花钱,人民币就如同流水般从手中流走,”05级土木系的余鹏同学这样对记者说。大学生乐于交朋结友,朋友聚餐,相互请客吃饭的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一位大学教授这样说:“一群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养活了一大群精明的商家。”这种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由他们在社会整体消费中的特殊定位决定的,有理性地消费,不要盲目跟风,讲求″体面″,这不但需要学校加强思想教育而且也需要全体学生自觉抵制过度消费。

 

 

二、快乐与奢侈无关

有钱就可以买到快乐吗?NO!快乐绝对和奢侈没有本质联系。“我利用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聊聊天逛逛校园,比起那些一有空闲就上街疯狂购物的同学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充实而快乐,这种快乐是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都代替不了的。”05级中文的邓国兰同学如是说。是的,校园里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可以让我们舒缓平日里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但是却有同学用疯狂购物来填充自己的闲暇时间,买几百块一双的皮鞋和名牌套装眼都不眨一下,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瞬间便挥霍殆尽,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学习之余,我们可以约同学打打球,与好朋友谈谈心,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这样的美好,原来我们生活可以更快乐,而这种快乐却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

 

三、把节约变成一种时尚

古语道:“俭以养德。”自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时候我们的父辈会给我们讲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树立一种健康的消费观念。

节约意识可以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养成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把手中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把钱用在有用的地方”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范。

 有人说,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桥梁。我们应珍惜青春好时光,在大学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以后的人生之旅开一个好头,正如一只雏鹰,只有穿越了风雨才能学会飞翔。美好的明天要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就让我们从节约开始,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学会独立生活,懂得理性思维,用积极创造的心态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特殊消费

(1)旅游消费:  

有调查资料表明,有46.5%的大学生在节假日时曾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有12.3%的同学在寒暑假曾和家人一起旅游过,表明旅游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活动,旅游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他们一年的旅游费用最高达1000元以上,最低的在100元左右。 

 

(2)电脑消费 

 

1995年电脑开始步入大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最能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择业时能为自己增加一块有分量的砝码的考虑”。目前,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21.2%;部分宿舍高达4台。

 

(3电话卡手机消费  

 

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201卡或IC卡电话在大学校园内普遍开花,调动了大学生的购买欲望。根据瑞盟管理顾问公司对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电话调查监察情况显示,手机方面的年费用在3000元左右,有的高达5000元。

 

4)恋爱消费  

 

    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大学生的恋爱心态也有多种,一是为弥补感情的空白,作为一种消除寂寞,消遣时光的理想方式;二是为选择伴侣取经,锻炼自己恋爱的感觉与技巧,增进人生体验;三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比较投缘,能够找到那种令人心动的感觉,相互勉励和安慰,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又逍遥实在等。现在的调查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调查者认为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心灵绿处方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处方一 学会和银行打交道

 

理财专家认为,大学生最基本的理财ABC首先应从如何同银行打交道学起,不要以为去银行仅仅是取钱和存钱那么简单,即便是简单的存款,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理财知识。中学期间,学生们虽然都在银行设有独立户头,但大多数是由父母直接掌控的,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等没有什么感性认识。通过和银行打交道,大学生可以了解最基本的金融常识、ATM机和信用卡的一些服务功能,也学习如何独立理财。

专家提醒,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应该量入为出,适可而止,过度消费不仅会加重自身和父母的经济负担,还会给自己将来的消费习惯和经济状况带来不良的影响。香港、台湾地区就有不少大学生过度用卡,只支付最低还款额,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的大部分薪水都要用来偿还信用卡借款,成了不折不扣的“卡奴”。

 

 处方二 开源节流很重要

 

在理财师的规划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要开源节流的建议,对于大学生来说,做好自己的理财规划,开源和节流同样重要。如今很多大学生都觉得“钱不够花”,最积极的解决办法是设法增加收入以弥补资金不足的尴尬。

勤工俭学是目前最常见的大学生“开源”方式,协助老师做研究、做家教、到一些公司或企业兼职打工……这些都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加收入的办法。但理财专家指出,光是开源还不够,关键是要学会如何打理和规划自己的钱财,要学会节流才行。银行理财师建议大学生节流不妨从记账开始。不少大学生兼职后,觉得自己有了收入,花钱开始大手大脚,请客吃饭、娱乐消费等支出直线上升,到了月末或期末,手头依然很紧甚至需借钱“过渡”。理财师表示,不少大学生不是没钱花,而是不会花钱,要每天记下自己的支出,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尝试节省那些可花可不花的支出。如果把这些钱存进银行,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利息。

 

 

 处方三  尝试做一些小投资

 

除了勤工俭学之外,大学生其实还可尝试进行其他投资。招商银行上海分行零售银行部副主任张娴建议,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大学生可以适当尝试进行一些真正的“投资”———如股票、基金定投等。

涉足这些投资领域,并不完全是为了挣钱,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演习”。大学生小赵就曾经尝试过在建设银行投资“纸黄金”,小赵学习了一些黄金投资知识后,将自己的积攒下来的压岁钱投入“纸黄金”,由于恰好遇上国际市场上金价不断上涨,4000多元的投资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赚到了2000多元的收益。这次经历让小赵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更多地关注投资理财这一领域。

张娴指出,尽管这些投资相对存款而言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质,但只有通过“实战”才能更好地了解投资市场,为将来步入社会后进行投资积累经验和教训。但投资也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开始就投入过多的资金,以免投资失败遭受较大的损失。

 

 

心理学家的故事——曹日昌 

 

曹日昌(1911—1969),中国心理学家。1911111生于河北束鹿(今辛集市),1969314卒于北京。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西南联大、香港大学任教。50年代中期起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实验研究工作有知觉、学习、识记,以及有关劳动心理和工程心理等问题。他主张心理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研究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心理现象(反映过程)的普遍规律。论著有《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英文)等,并主编《普通心理学》教科书。

他一贯坚持和维护心理学的正确研究方向和理论观点,为扭转1958年心理学界开展的所谓资产阶级心理学批判运动的错误,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论文,使心理学研究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倡导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心理学研究

  早在30年代末,曹日昌即提倡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创建新心理学的方法,写了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年)一文。他用宇宙事物的运动发展中三条普遍法则:矛盾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律解释心理现象和心理学的发展,写有心理现象中的辩证法则心理学的辩证法的发展1939年)等文章。1943年他又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心理测验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发表心理测验的几个原则的问题,这是他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一篇早期代表作。他以量与质、片断与整体、限定反应与自发表现、表象的测量与本质的理解等几对范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在心理测验过程中存在的重量的多寡而轻质的分析,重片断的反应而轻整体的特质,重限定反应而轻自发表现,重表象的测量而轻本质的理解等现象,从而为构建新的心理测验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辩证的分析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价值。

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每当有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就会抱怨自己,是多么的不幸自己是多么的可怜,有时间在一边抱怨不如踏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心的负荷沉重?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记忆没留伤痕?人生不是一杯酒,醉了的不是好汉,没有醉的不是英雄。所以你我只能半醉半醒,何时能当上那超凡脱俗的大仙呢?

  心的负荷沉重。寻寻觅觅,何时让生命本色回归自然?何时在精神泥潭突围?何时能锁定新的人生座标?何时让满是皱纹的心灵舒展?也许,亲情友情恋情都得伴随心累的历程?也许,所谓的傲骨与傲气,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也许,人的灵魂在某个层面上看,真的是无可救药?也许,什么也许也不要去想,方可减轻那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历史的长河流沙滚石,洗濯出几许清静呢,试问又有谁能跳出红尘逍遥自在呢,人活着便注定奔波与劳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别让心太累。人真正长大以后才会感觉到心灵的负荷,精神的压力,最奢望的莫过于快乐童年时代,真的希望自己永远也长不大。生活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很多表面上的潇洒与倜傥真能代表他们的内心世界吗,其实很多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或许有一个故事在大家心中深深铭刻,伴着成长给你我很多感悟与启迪,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每个人都有过去,这些过去就形成了记忆堆积在心里的角落。一天一天,心里装的越来越多,心儿也越来越重。为何不尝试把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全部舍弃掉,人活在世上有无数个太多。有太多的分分秒秒、太多的瞬间,也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无奈,但这无数个太多的背后,你只能让心去承受沉淀;漫长的人生也是瞬间人生,让心孤独地去感悟吧,也许当心伤痕累累、流尽最后一滴心泪的时候,人生就不再有漫长,也就没有了瞬间!

生命是一个不停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对于曾经的驿站,只能剪辑,却不能驻足,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不能强留。生命的脚步只有不停向前,才可能在生命没逝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

 

 

 

 

 

 

 

 

诗歌

 

我来自一个平凡的世界

却想拥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辉煌

自从我诞生的那一天起

成功的航海图已经在我的内心珍藏  

  

胜利 的彼岸是我追求的梦想

成功的目标是我永远的渴望

信念的灯塔在茫茫雾海中闪亮

指引我渡过失意的汪洋

让心灵找到方向

持久的热情奏响命运的乐章

伴随我走出人生的低谷

让青春永远地飞扬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我要不断展翅飞翔

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我要继续超越梦想

   

活力和激情是我华丽的衣装

信心和勇气让我永放光芒

   

激发无限的潜力

我会无比的坚强

唤醒心中的巨人

我要做自己的国王

让生命之树常青

将寒冷的冬天阻挡

将希望之火点燃

让鲜花在心中绽放

   

超越自我

挑战极限

前进的道路会无比的宽广

享受生活

跨越颠峰

让生命之船扬帆起航

 

 

 

心书推荐

《不抱怨的世界》

读一本好书,让人受益一生,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觉得很难吗?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哲理小故事

8%的烦恼

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周日晚上,把未来7天所有烦恼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烦恼箱”。

到了第三周的星期天,他在实验者面前打开这个箱子,逐一与成员核对每一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有九成烦恼并未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求大家把那剩下的字条重新丢入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那一天,他开箱后,发现那些烦恼也不再是烦恼了。

烦恼是自己找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找麻烦”。据统计,一般人的忧虑有40%是属于现在,92%的忧虑从未发生过,剩下的8%则是你能够轻易应付的。

有一个秘密是医生都知道的,那就是:大多数疾病都可以不治而愈。同样的,大多数的烦恼都会在第二天早晨好很多。克服忧虑的秘诀是养成一种超然的态度,把心头泛滥的愁烦看作流过去的江水,不任凭自己沉溺在里面,常常把心神集中在现实和身边的事物,并且务必养成凡事感恩的习惯。有时我们的心如置身在严冬的黑夜中,要求自己把值得快乐的理由一一写下来,可以引导我们快速地从忧愁的迷宫中脱身。

 

 

心理小测试

测测你的发财路

题目: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最不能忍受坐在你对面的同事有什么怪癖呢?

  

  1.喜欢东张西望                 2.喜欢咬指甲

  

  3.喜欢盯着你看                 4.爱甩头发或转笔

 

1.     选“喜欢东张西望”

 

其实肯吃苦又耐劳的你可以多兼几份差来赚钱:这类型的人,非常能够吃苦,他把吃苦当成吃补,反而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或才华会让他非常开心。

 

2. 选“喜欢咬指甲”

 

聪明又有头脑的你可以多想点子为自己创造财富:这类型的人创意十足,而且非常灵敏,因此可以多多加强自己创意让自己的点子变成钱。

 

3.选“喜欢盯着你看”

人际关系不错的你可以跟朋友多探听赚钱的门路:这类型的人平常人缘非常好,因此可以利用平时闲暇时间跟一些朋友联络,就可以从中发现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赚钱契机!

 

4. 爱甩头发或转笔

开始想过自己生活的你,快乐的潜力比赚钱更多:这类型的人很容易知足常乐,他觉得钱赚得够用就好了,宁愿花多一点的时间让自己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