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六 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16浏览次数:2

   怎样开启“人际交往”这扇门

  唐昌海教授予你钥匙

   唐教授在台上娓娓而谈

  台下同学踊跃向教授咨询心理问题

  本报讯:“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微笑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真是妙语连珠啊!3月20日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3号报告厅,社会科学系唐昌海教授应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邀请就“人际交往关系”课题为我校学生做了一次讲座。

  讲座前,在座同学做了一份心理测试题,旨在让教授了解同学们的一些情况。

  讲座进行中,唐昌海教授主要针对大学生在大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做事和说话一定要顾及身边同学的感受,“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不要在失意人面前得意。”等很是重要。并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大学生们要真诚的对待其他同学:“草木无情,人有情。‘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这句话中的“报”字并非俗语中的“报仇”之意,而作“报恩”之解。相处中包容是很重要的,大学生要学着磨练自己的“宽容心”,例如尝试和自己并不认同的同学交往,假如在面对他们时心里并没有异样,自己的“宽容心”也就“修炼”成功了。进而,唐教授谈到了在大学中不要让一个人身处孤独,因为“一个孤独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还告诉大学生不论在社团中,还是在班级中都要学会“服从”,这两个字在大学里很实用。在大学里面还要加强锻炼自己,“在大学,多一分经历,就会少一分平庸。”给大学生提出了目标,一定要多交朋友,不论他们是老师或是学生。

  唐教授当场解答同学们的一些心理困惑。同学们或是当面提出疑问,或是写在纸上向教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因为一再的忍受同学的无理要求而深感困惑,教授就此告诉大家要学会拒绝。

  07-08心理咨询室值班表

  日期 时间 值班老师 值班学生星期一 5、6节 时兰英 丁梦雅 7、8节 陈应芳 龚薇星期二 5、6节 吕斐宜 林锦 7、8节 王劲 石生武星期三 5、6节 黄加海 兰杨 7、8节 王劲 华玉峰星期四 5、6节 李淑华 朱晓静星期五 5、6节 唐昌海 张茜 心理咨询中心 二00八年三月二日

  团队辅导——用爱筑起一座“心”桥

  本报讯{通讯员 段承橙}推开咨询室的门,跳入视野的是同学们热情又活跃的神情,负责接待的干事见到有同学进来,便微笑问到:“同学请问是来参加团体辅导的吗?”据悉,在学工处和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心协每晚都会开展此类团体辅导交流活动。

  面对陌生的环境,同学们的神情里都透露着害羞和拘谨,可在学长学姐抛砖引玉下,刚开始沉闷的气氛慢慢活跃起来,部长们鼓励参与的同学们积极主动讲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说出来才有解决的可能”,同学们在鼓励下渐渐敞开心扉纷纷道出内心的困惑,在此刻这里没有了部长和会员的区别,大家都如朋友般亲切的交谈,答疑,解惑。

  “正确导向在校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健康观念,是学工处开展这个活动的初衷,也是我们心协应尽的义务,欢迎大家踊跃参与共同探讨”主持交流会的部长谈到,据悉交流会在每一至周五的晚上都会在心理咨询室开展,值班的心理学老师也会定期参与活动。

  春光无限 情谊相连

  本网讯(通讯员 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 卢熙)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当同学们都纷纷出去踏春,有一群人却相约在一起,共度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下午。

  3月23日,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在西区休闲广场进行了内部联谊。会长张新令,副会长林锦,王蔚以及心协各部门的部长干事都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联谊不仅加强了各部门部长与干事之间的沟通,也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联谊流程参照了心协上学期举办的“健康之星”活动。分为团队建设,自我介绍,以及在部长带领下走完一整套休闲器材的团队比赛。

  看着部长与干事们在团队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互助精神,怀揣着学工处的期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心协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心协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省优秀社团等一系列优异的成绩,除了心协上下的共同努力之外,当然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特别是学工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给予协会的深切关怀。

   心随“影”动

  本报讯: 2008年3月27日晚,由我校学工处主办,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承办的,以促进会员交流为目的活动——“心理电影展评”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号报告厅举行.

  在本次活动中放映了一部以报复和友情为题材的电影,反映了现代人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极易产生压抑的心理,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但在影片中,朋友对于处于困难中的主人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引导他朝着正确的方向生活,使得他终于走出困境.这样的影片内容给了同学们很大的感情冲击,纷纷觉得正确的心理疏导式对于心理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面对现在大学生心理压力大,找不到正确的途径缓解情绪的问题,学工处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在面对自我的压力时,能够通过正确健康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更加健康的生活。当结束影片的放映后,记者采访了部分观看的同学。有同学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了同学们之间更深入的交流,了解到面对压力时,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缓解压力,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案例分析:

  一、有目标才会有方向人生必须要有奋斗目标,才能燃起很大的激情,促使我们不断地努力。材料中的乔蕾在进校之初就有了一个目标——获得一等奖学金。所以在四年里,他一直都有着努力奋斗的方向。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能够避免很多的错误决定。在成功的道路上,沿着这样的目标前进就能够不必要的精力的浪费。聪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上的人一定都有一个奋斗目标,他们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们的所有努力,从整体上说都是围绕着着一个目标在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否则都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浪费了时间和生命。目标就如同指南针,无论你面对的是巨大的成功还是惨痛的失败,它都会帮助你尽量不偏离原来的航道。

  二、树立明确的目标只有有着具体而明确目标的人,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是很难有成就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如同爬山,你的目标是山顶,山顶有时清楚,有时模糊,有时完全看不见,但是不管看得见看不见,总可以给你最后的目标。你时时所要注意的是计划眼前的步骤——如何越过石头、如何跳过小溪、如何绕过山脚、如何避免从绝壁滑下去。材料中乔蕾在不断的努力中更改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脑海中显得更加的清晰和明朗。他这样做就是在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不断的改变目标,也不断地计划如何实现目标,只有善于计划的人,其实现目标的成功率才会是最高的。明确目标是指明白当前你能做的,以及以后一步一步你都应该走的路,而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三、把目标化为动力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做 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来自自己的内心。而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一个必须要去的方向,那么你就是会有足够的激情与勇气去行动。在乔蕾成为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后,他并没有停止努力,而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而这个目标使他鼓起勇气站在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面前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并使他成为妮维娅招聘的唯一一名二类学校的学生。有目标才会有行动的动力,才会有继续下去的勇气。把目标化为动力去促使你一步又一步地前进,这样的目标才不是一纸空文或仅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这样的目标才是有价值的。

  全面认识自己,科学确定发展目标

  一、 面对-我是谁

  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和历史

  以往你也许有过某种体悟,因而感觉那就是“我”。或许你真的有了一些体悟,你真的发现过自己的实相,但眼前的你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要发现的是当下这一刻的你。当你说“我是谁”的时候,必须很确切地回答当下这一刻的你是谁.检视每个当下的经验,你会看见身份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你会发现你随时都在认同某个东西。我们头脑里的身份感以及情绪上的自我感,跟过往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是无法区隔的。过去曾发生过的事件、感觉、情绪反应、好或坏的经验、所有的历史等等,都无法跟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分隔开来。

  脱离你的个人历史,觉知这份认同

  我们现在是不是在为“我是谁”寻找答案?还是每当我们说出“这就是我”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那个东西,因为我们的觉知能将其包容进来。我们现在既不是在找答案,也不是不找答案,我们是在揭露自认为已经知道的东西。一旦认清自己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获得答案,你就不再企图得到解答,然后某件事或许就会发生了。也许会有另外一种认知的方式,一种全新的认识。也许你会发现你是无法被任何东西定义的,知道自己无法被定义,就是一种解脱了.这是一个非常个人性的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为你找出答案,你必须靠自己去探究;而且不论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只要觉知就够了。

  二、 认识-你在这里吗? 你根本不需要借由完成重要的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你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东西。你不需要大彻大悟或做出高尚行为去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因为你本身就是最独特最有意义的,你的重要性是无须证实的。

  让自己只是单纯地活在这一刻

  就你最直接的经验而言,只有当下这一刻是真正与你相关的,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必须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要等待适当的时刻、适当的情况才能安住于眼前这一刻。也许那个适当的时刻永远不会来临,你心中所设定的条件永远也无法达成,因此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开始存在于眼前这一刻?最直接最明显的经验就是眼前这一刻.未来不是你的人生,因为它永远不会降临。真正存在于眼前的,永远只有当下这一刻。

  快乐不必外求,你自己就是最珍贵的宝物快乐或价值并不是做了某些事的结果,这些状态就是我们的本质(fundamental nature)的一部分。如果能单纯地让自己存在,自然而然会经验到这些状态。你是世上最珍贵的一个宝物,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却让自己变成了最贫穷、最无足轻重的东西,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你能不能停止心中的旋风,让自己放松下来,单纯地存在着。一旦能真的安住于当下,就会发现眼前早已具足一切的圆满与至乐。

  如果能单纯地让自己去感觉当下这一刻,就能自然而然地觉察到当下的障碍是什么。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无法安住在当下这一刻?为什么总想处在不同的境地?为什么总想追求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物?我们的好奇心会被这些问题激发,开始去揭露心中的希望、恐惧和各种信念,进而认清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觉知当下的存在。

  人们所追寻的一切都近在眼前你并不是那些念念相续的思想,而是更根本更实质的一种东西。我们所追寻的一切就近在眼前,可是我们却舍近求远,不断地注意着自己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所有经验的内涵都只是存在的向外示现罢了。

  三、 修正目标-.

  人们有时会投注二十到四十年的努力,全心全力地想要达成目标。这些目标其实并非为了生存或满足实际的需求,那么成就究竟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呢?也许是赚更多的钱,但这就是背后的驱力吗?其实,成功为一些人带来了意义和重要感,这才是背后的驱力。我们把某些事理想化之后,就以为这些事会带来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感。为了让自己产生重要感,我们才会紧抓着理想或完美的未来不放,而且会一直朝着这些理想不断地努力。

  自我理想是一种弥补作用,目标就是填补心中的坑洞。每个人都有许多目标、理想和计划,而这些都是在弥补某些失去的本体面向。

  有时人们很小就决定了人生的目标,这些目标大部分是被我们所谓的“自我理想”(ego ideal)所设定的。对一个正常人而言,他最终的目标就是完成自我理想。但问题是,每当你在追寻一个目标时,就跟自己当下的事实(present reality)分开了。你不但没有活在当下,而且拒绝了当下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可以是一种当下自发的活动,一个不按照目标而活的人不需要为自己做僵固的规划,事情的发生都是他生命自然的过程而非计划好的活动。

  人们通常会把自己拥有的品质理想化,而且希望这份品质得到欣赏、尊重和爱。这份期望的底端还有一层更深的渴求,那就是不论自己做了什么,人们都渴望真实的自己能够被人接纳。

  若想认出本体的某个面向,你首先得正确无误地发现你的自我理想,然后你必须拥有一些本体经验,才能把它隔绝出来。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会造成困难,譬如你的心对看到本体还有一些障碍。真的发现自我理想,可能会促成某些情绪经验,若是无法承受这些情绪,就无法清晰地揭露自己的本体了。我们这里所进行的探索看上去很容易,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你必须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必须精准无误地认出真相。

  有一个方式可以发现自我理想是什么,那就是去满足它的需要。一旦达成自我理想,你就会发现它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因为什么事也没改变。通常你不会对自我理想有所质疑,直到你达成它为止。一旦能看透自我理想,就会发现它填补了心中的某个坑洞。

  你必须记得,理想不但会被经验成一个必须达成的目标,而且它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都带着理想色彩。你的心深深相信只要把某件事做得完美,就会带给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心中有梦,方能飞得更高

  案例概述:

  在他眼里成功似乎很简单,只要心中有梦想有目标,并且努力去做过了,就能创造一个奇迹。

  乔蕾,2003年踏入湖北经济学院,他在进校之初就确定了一定要拿一等奖学金的目标。在大学四年里,他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他会每次坐在第一排听课,积极开动脑筋,奔波于学校的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他只是在不断努力中更改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脑海中显得更加的清晰和明朗。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新东方的口语培训,他被新东方的精神所鼓舞,开始了自己的英语学习的历程,经过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努力,他成为了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并且从那时起,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车。他似乎并没有停止过努力,还要向更高的理想奋斗。在妮维娅的招聘会上,他凭着自己富有激情的演讲,和过人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其招聘的唯一一名二类学校的学生,顺利的进入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

  总结:

  大学了,终于摆脱了高中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空间,我们长大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没有了束缚,我们感到轻松多了。但大学,不是一个只有欢笑的地方,我们不能忘记最初的梦想,不能忘记洒下汗水,我们要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充实的快乐的大学生活。只有经历过了,才会发现原来一路走来,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梦永远不会太远,在某个地方它正等待着你的努力。

  心理学常识:

  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被界定为“包含着意识的扩展或延伸的体验,它超越了通常自我的限度,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个定义虽然简短,但它明确指出,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就是意识的扩展,就是各种转换的意识状态。甚至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的潜意识也被超个人心理学家划归为扩展的意识领域。

  超个人体验是一种自我的心声和直觉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内心体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似乎有一个可以给我们提出告诫、做出暗示和预感、提供信息,并指引我们前进的内部声音,在神经科学关于意识的研究中,把它称为大脑中的“小矮人”。尽管它不是一个有形的物质实体,但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生活却有着重要意义。默特尔.希尔瑞曾于1980年通过实证研究划分了这种内部心声的三种范畴。

  第一种,这种内部的声音是作为自我的一个分离的部分而被体验到的。

  第二种,这种内部的声音具有对话的特点,它作为个体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

  第三种,这种内部的声音是在朝向更高级的自我开放,甚至在超越更高级自我的渠道中被体验到的。 不仅内部的声音与超个人体验有一定的联系,直觉也是超个人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的自我发展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直觉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直觉的类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每种形式都包含着一个不同的自我概念。

  (1)儿童的自我(2)魔幻般的自我(3)具有实用价值的自我(4)自主性的自我(5)超个人自我(6)直觉的自我

  超个人心理学认为自己研究的是处在自我发展最高阶段的人,是最健康的、具有超越精神的自我,它比人本注意心理学的价值和潜能的实现还要高远,意义更加重大,因此也是人生追求的精神目标。

  摘自<<超个人心理学>> 编著: 杨韶刚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书架:第六架

  瞄准目标出击

  正像有句熟语说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几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目标,目标给了人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要取得成功,我们就必须有明确的成功目标。人生如果没有目标,就不可能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有效的步骤。如果没有目标,灭有任何人能够成功。

  许多失败都与目标的不具体有关,只有制定明确的目标,人们的努力才有方向,目标明确具体,人们的行动才会有较高的效果。就像打篮球,要想投篮必须要知道篮筐的方向。因此,每一个愿望都应转化成为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而且,心理学研究还发现,有目标去追求的人,心理的压力和张力就会减弱。

  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有些人能使梦想成真,但有些人的梦想变成了幻想,或者不再存有梦想。原因在于,他能不能定出正确的目标。我们所确定的目标一定要清晰、具体、现实而富有挑战。

  一项针对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只有3%的毕业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予以书面化。12年之后,针对统一人群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初3%有目标的人,他们的收入状态明显优于其他的人,并且对生活的满足程度也高出许多。可见,明确的目标对成功有多重要。

  怎样找准目标呢?如果你希望你的愿望能够实现,那么就将你的愿望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可行的、可以测量或评估的目标。摆脱所有干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认真思考你的目标。拿出纸和笔,不要害怕写出很多乱糟糟的东西,不要把它撕成碎片。

  目标可行性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自己的目标,目标必须超越自己最大的能力,但必须是可信的。如果不可信,我们就不会有完成任务的信心,也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想达到的境界。超越原先的目标,这样就更能激发内在的动力。

  不过心理学研究还表明,目标与成功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直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关系效果有伴随目标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结果的成就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伴随任务难度的增加,成就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被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所以中等强度的目标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一旦目标过高,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有的学生一心一意想考满分,但临场发挥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结果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真正的水平,甚至不及格。

  趣味心理学之墨菲定律

  “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只待你的一扬手,车随时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理实验:

  抱负水平的测定方法

  在抱负水平的实验中,可以叫被试做的作业有许多种,近年来最常用的是J.B.Rotter(1954)所设计的击钢球测试(Shooting Steel Ball Test)法。有一块中央带槽的木板,远端有刻度,近端为推击端。被试用一短木棒从近端打一颗钢球,钢球到达远端的位置可以从刻度上读出。实验时被试先试做一次或数次,之后,把他击球的结果告诉他,并要求他说出下一次击球时他将把球打到哪个刻度,随后再叫他击球数次。这时再把结果记录下来就可计算抱负水平了。

  实验表明,正常人的抱负水平与实际作业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抱负水平总是高于而不是低于实际作业。同时,被试在作业成功之后抱负水平的提高,多于他在作业失败之后抱负水平的降低,而且,他人影响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完全遇到挫折之后抱负水平下降的人比抱负水平上升的人多两倍,抱负水平在获得成功或成就之后都是上升的,而无挫折的成就使抱负水平上升人的则更多。

  摘自《实验心理学》 主编:李珑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架:第六架

  心理学家故事:

  乔治•凯利 [George Alexander Kelly 1905.04.28-1967.03.06],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珀思(Perth)附近农村的宗教家庭,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瓦尔珊(Waltham)。他曾当选美国心理会员临床分会、咨询分会的主席,他也是许多临床心理学的专业顾问。凯利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强调的自我认识、自由选择及自行负责的理念综合而建构的人格理论。此一人格理论,有以下两点要义:一、人格决定于个人认知,凯利认为,无论事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人,他的行为都是决定于他们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的结果。而非决定于他的动机或需求。二、个人构念理论 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自然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 。

  个人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科学理论,是一个人用之预期事件的主要工具。凯利形象地描写了个人构念,他说:“人类通过由他创造的各种半透明的模式或样板去观察世界,然后试图去适应构成这一世界的现实……让我们把这些供人们试用的大小模式取名为不同的构念吧。”如果由某种构念产生的预测为经验所证实,那么这种构念就是有用的,如果这种预测没有得到证实,这种构念就必须修正或被抛弃。

  凯利根据他的个人构念理论,发展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设定角色治疗。所谓设定角色治疗(fixed-role therapy),是指心理医生为情绪困扰者设定一个易于他目前自觉的角色,然后协助他去扮演。如此做法的目的,希望情绪困扰者在角色扮演时改变他过去不健康的观点。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只从旁协助,给予支持,不对情绪困扰者的行为施以矫正,只希望让他自己在认知改变中自行治疗。此一观念和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思想颇为一致。

  成功测试

  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并把反映你基本态度的答案记分。

    A、非常同意B、有些同意C、有些不同意D、不同意

    1.快乐的意义对我来说比钱重要得多。  

   2.假如我知道这件工作必须完成,那么工作的压力和困难并不能困扰我。  

   3.有时候成败的确能论英雄。  

   4.我对犯错误非常严厉。  

   5.我的名誉对我来说极为重要。

    6.我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知道什么时候将会改变,并为这种改变准备。

    7.一旦我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  

   8.我非常喜欢别人把我看成是个身负重任的人。

    9.我有些嗜好花费很高,而且我有能力去享受。  

   10.我很小心地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某一个计划上,如果我晓得它会有积极和正面的成果。  

   11.我是一个团体的成员,让自己的团体成功比获得个人的认可更重要。  

   12.我宁愿看到一个方案拖迟,也不愿无计划、无组织地随便完成。

    13.我以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荣,但是我必须确定别人是否能正确了解我。

    14.我的工作情绪是很高昂的,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少感到精力枯竭。  

   15.大体来说,常识和良好的判断对我来说,比了不起的点子更有价值。

    评分标准:

    1.A:0B:1C:2D:32.A:3B:2C:1D:0  

   3.A:2B:3C:1D:04.A:1B:3C:2D:0  

   5-15均为A:3B:2C:1D:0  

   评估:  

   0-15分:成功的意义对你来说,是圆满的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不是权力和精神的获得,因为你能从工作之外得到成就感,因此,可能不适合去爬高位,这个建议可以帮助你专注在实现自我的目标上。

    16-30分:也许你根本就没想到去争取高位,至少目前是如此。你有了这个能力,但是你还不准备作出必要的牺牲和妥协。这个倾向可以促使你寻找途径来发展跟你目标一致的事业。

    31-45分:你有获得权力和金钱的倾向,要爬上任何一个组织的高峰对你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且你通常能办得到。

  活在当下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认识自己”只是其中的第一步而已。在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后所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长远的目标可以激励我们不懈地前进,而过好当前的每一秒,只是单纯地活在这一刻才能活得真实。

  很多大学生有着长远的目标,比如考研,考博或者留学。但对自己现在所面对的情况毫不关心,但那都是未来的事,而未来的事是你无法控制的,你拥有的只有现在,只有眼前的这个当下,其他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有的同学总是给自己很多假设,比如说有人会想如果我有了足够的时间我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可是为什么我们要等待适当的时刻,适当的情况才能安于眼前的这一刻?也许那个适当的时刻永远不会来临,你心中所设定的条件永远也无法达成,因此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开始存在于眼前这一刻?未来不是你的人生,因为它永远不会降临,只有这一刻才是你的全部人生。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你活在当下,而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强烈的张力。 这就是使生活丰富的惟一方式。“当下”给你一个深深地潜入生命水中,或是高高地飞进生命天空的机会。但是在两边都有危险——“过去”和“未来”是人类语言里最危险的两个词。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当下几乎就好像走在一条绳索上,在它的两边都有危险。但是一旦你尝到了“当下”这个片刻的甜蜜,你就不会去顾虑那些危险;一旦你跟生命保持在同一步调,其他的就无关紧要了。对你而言,生命就是一切。当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你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这一生觉得了无遗憾吗?你认为想做的事你都做了吗?你有没有好好笑过、真正快乐过?想想看,你这一生是怎么过的:年轻的时候,你拼了命想挤进一流的大学;随后,你巴不得赶快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接着,你迫不及待地结婚、生小孩,然后,你又整天盼望小孩快点长大,好减轻你的负担;后来,小孩长大了,你又恨不得赶快退休;最后,你真的退休了,不过,你也老得几乎连路都走不动了……当你正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的时候,生命也快要结束了。其实,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吗?他们劳碌了一生,时时刻刻为生命担忧,为未来做准备,一心一意计划着以后发生的事,却忘了把眼光放在“现在”,等到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才恍然大悟“时不我予”。到底什么叫做“当下”?简单地说,“当下”指的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呆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不是一直都活着并与它们为伍吗?”话是不错,问题是,你是不是一直活得很匆忙,不论是吃饭、走路、睡觉、娱乐,你总是没什么耐性,急着想赶赴下一个目标?因为,你觉得还有更伟大的志向正等着你去完成,你不能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现在”这些事情上面。假若你时时刻刻都将力气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你的目标也许永远也无法达到。毕竟,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现在“才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大学生需要给自己定位,但也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前进。

  李银河:温柔优雅——我的生活哲学

  “我希望自己如此度过一生―――读有趣的书,写有趣的书,听美的音乐,看美的画,观赏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1988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习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李银河女士如是地坦白着她内心对生活最真切的见解。

  她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珍爱生命的人。“当太阳在外面凶猛地照射时,当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时,能够躺在家里的沙发上,随手翻看各种书籍,好就看,不好就扔在一边;或者坐在计算机前,有感觉就写,找不到感觉就停下来。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找到比这更惬意的生活方式了。”她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在精心染色或雕琢,一遍遍地倾听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喊,她说她要做很多很有趣的事情,做她一生都在等待、准备去做的事情,她还说她只是想试一试不同的生活,体验各色各样的人生。

  她只想要从容淡定地过一生,诗意地栖居在广袤的故土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她希望自己能永远保留内心的朴素,不追名不逐利,只是真正做一个自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快乐地享受过程。“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各种各样的职业中度过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想到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职业,那就是‘看四季的轮回’。我们习惯了在工作中消磨自己的人生,想不到还可以有这样一种温柔优雅的生活……”

  她从不抱怨。面对一些失去,她总是豁然地对自己说:亲爱的,那些我都曾经拥有!她想在她丈夫王小波的墓志铭上写下这些字眼:生活过,写作过,爱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殊不知,这些字眼也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就这样淋漓尽致地活着,勇敢无私地爱着。

  温暖的阳光照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深处是那颗水晶般的心和那道精致优雅的背影。请允许我静静的倾听,倾听那最动人的声音……

  眼神中的心理学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眼神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增进相互了解的手段之一。实际上,眼神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产生着不同的心理效果。透过眼神我们能揣测出你交往的人的心理。

  如果对方眼神沉静,表明他对于要处理的问题或者对你的所求,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一般情况下,你都可以从他的口中得到良策。但是,如果他城府太深,老谋深算,不想为你解忧,那么你就只好静观其变或者做出一点牺牲了。

  如果你向某人求助,他的眼神变得散乱,说明他对你的要求感到猝然,有些不知所措。在思索一阵子之后,他的眼光仍是如此,表明他也是毫无办法,纵然你再着急,也是徒劳无功。这时候,对你来说,上策是平心静气,另想应付办法,不必再向他多问,这只会使他更加六神无主,这时是你显示本能的机会,快快自己去想办法吧!

  当对方眼神横射,仿佛有刺的时候,你便可明白他情绪不佳、异常冷淡或者对你心存疑心,保持警戒心。如有请求,你也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回来以后,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对你冷淡,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如果对方眼神阴沉,你应该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与他交涉,须得小心行事。他可能正在 伺机而动,准备给你致命一击。如果你没有战胜他的把握,那么最好从速鸣金收兵。

  当对方的眼神流动异于平时时,你要明白他是胸怀诡计,想给你苦头尝尝。这时候对你来说明智的做法是步步为营,不要躁进,因为他可能安排了许多陷阱。不要过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当对方的眼神呆滞,唇皮泛白的时候,你便可明白他尽管口中说不要紧,但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异常。他虽未绝望,还在想办法,但却一点也想不出应对良方来。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如果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表示有几成把握。

   当看到对方的眼神似在发火的时候,你要可明白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怨气极盛,如果你不打算与他决裂,那么应该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会引起正面的剧烈****。

   当对方眼神恬静,面有笑意时,你要明白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他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需求。

   当对方眼神四射,神不守舍时,你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也是徒然,必无效果,你不妨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或者寻找新话题,谈谈他愿听的事,或许更有益于维持你们的关系。

  如果对方眼神凝定,你便可明白他对你的话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至少不是特别反感。这时候,你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独特、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如果对方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你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忧,万分苦痛。你不要向他说得意事,那反而会刺激他的神经,加重他的苦痛;你也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挑他的刺儿;你还要注意不向他说伤心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对你来说,最佳的方法是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如果对方眼神上扬,你便可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理想的结果,不如嘎然而止,另谋良策。总之,眼神有动有静,有散有聚,有凝有流,有阴沉,有呆滞,有下垂,有上扬,仔细参悟之后,必可发现人情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