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就要了解
——记广场心理咨询测试活动
“5•25”—“我爱我”,值2007年5月25号“心理节”到来际,由湖北经济学院学工处、校团委和社会科学系联合主办,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承办的“2007年心理健康活动月之广场心理咨询测试”活动于5月25号下午2:00——4:30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厅外成功举行。
整个活动分为测试区、咨询区、展示区、留言区。并活动邀请有心理咨询中心吕斐宜、唐昌海、李淑华和陈应芳老师。活动目的在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缓解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使同学们更加的了解自我,促进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在活动过程中校团委朱磊书记和学工处王金秀老师多次前来看望、询问、视察,不断叮嘱要注意咨询和测试的方法,坚决杜绝“雪上加霜”这类事情的发生,对前来咨询测试的同学要严格保密,同时提议开放心理实验室。
整个活动中,来咨询测试的人流量不断,咨询老师没有一刻的休息,心协也有很多同学忙得都顾不得吃饭,测试也电脑没有一刻的空闲。据活动过后统计,咨询人数达70人之多,测试达160多人次。由于活动参与人量大,活动最后被迫被延迟到5:30,有两位老师还错过了末班车。
活动结束后,还有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对自己没能赶上本次活动而很感遗憾,并希望类似的活动的能多举办些,使同学们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去爱自己。
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心灵减压十二招:
1、 开怀大笑,进行发泄
2、 保持沉默有助于降压
3、 听音乐、阅读书报是增长知识和乐趣的最好办法
4、 作错了事,安慰自己“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以便继续工作
5、 在无人处大声喊叫或大哭
6、 与人为善,不要怀恨在心
7、 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 不要计较结果。
8、 不要害怕面对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适当说“不”
9、 对小事不去计较,装糊涂最好
10、 给久未联系的朋友写封,吐露自己的感受
11、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12、 车到山前必有路,今天很快就会过去
关于心理健康的误区
误区一: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此为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WHO)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算健康
误区二:心理不变态就算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很多表现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极端形式而已。根据状态,人的心理可用三区来表示:白色区、灰色区和黑色区。人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心理健康,处于黑色区则是心理变态,而灰色区则介与上述两者之间。而且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误区三: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
许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又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十分是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这是一种很伤人的的误解。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节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几乎没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发展为精神疾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误区四: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静态的、不可变化的
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就永远心理不健康。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这二者是动态的、可逆的、有变化的。
误区五: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误区六:纪律、道德、思想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毫无关系
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学生一到上课时就咳嗽不止或喜欢东张西望,老师往往以为是纪律或品德的问题。事实上,这也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反应或心理逆反。
误区七:心理问题只能出现后再进行治疗
心理问题是能被早期现、早期治疗的,对心理问题同样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误区八:去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很为难的事情,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人都心理变态。这是很大的误区。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 。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这也是误解。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误区九: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
长期以来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宣传,致使人们身体有病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但心理有问题却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小问题也逐渐成了大问题。
误区十: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也导致人们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同于身体疾病,心理问题的治疗需要患者和心理医生双方互动交流。这自然也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需要咨询和治疗,简单的一次足矣。
心理健康十项标准说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是这样为健康定义的:“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十条“对健康概念的规定”,而其中的前四条是关于心里健康的。
那么,什么叫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以下十项心理健康标准是大家公认的衡量心理健康的依据。
(1) 具有十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 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总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生活理想和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导致心理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因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环境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健全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充分发挥个性能量。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适度的情绪发展和控制
人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和满足,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更不能损害集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情合理又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更无益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小常识
一、 大学生应张物哪些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答:1、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
2、倾听是沟通的一半。
3、认同是沟通的切入点。
4、赞美,一种诚恳的自然的情感流露,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
5、感激,是真情的回报。
二、一个人成就动机的饿强和弱有哪些特征?
答:成就动机强者的心理行为是: 1、 乐意选择有难度、有把握的目标。对人人都能取胜的目标不屑为之。
2、 有冒险精神,对学习、工作全力以赴,为了成功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希望得到公平的评价。
3、 在失败面前不低头,乐观的对待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成功有自豪感。
4、 工作效率高,能科学地运筹时间,不轻易浪费时间,珍惜时间。
5、 能抓住机遇,创造机遇,获得成功。
成就动机弱者的心理行为是:
1、 不祈求成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敢冒险;从众心理强;同时也希望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喜欢选者最容易和最难的目标,以保持自信;当任务最难时,一旦失败,便可找到借口,以保持自尊心不受伤害。
2、 在失败面前,怨天尤人,不肯承认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够。
3、 做事没计划、没效率,得过且过、拖拉、懒散。
4、 对机遇不够敏感,机遇到来也会丢失。
挫折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有哪些?
答;1、降低目标的难度,重新审视目标和调整行为。
2、对压力主动进攻或缓解,即运用有效方法对压力进行管理。
3、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调适沮丧等不良心理。
网络综合症的表现及自我调适方法是什么?
答:网络综合症也称“互连网痴癖症:,其表现是:无节制的上网、不上网时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思维迟缓、不愿与人交往等。
自我调适的方法主要是:早发现早节制、理智上网、完善自我、科学用脑等。
葛登解脱法
葛登解脱法为作家葛登(AHhur Gordon)所阐述,是一种全面性的精神重要建设的精神解脱法。
有一段时间,葛登的精度状况越来越差,不仅意志消沉,也创作不出一篇象样的作品,最后只好求助于医生。
医生对他进行检查,发现身体一切正常,便建议他到幼年时最喜欢的地点度假一日。这一天可以吃东西,但不准说话、阅读、写作或听收音机。与此同时,医生开了4张处方,嘱咐他分别在9时、12时、下午3时和6时拆阅。
葛登来到心爱的海滩,打开第一张处方:“仔细聆听”。他的起初反应上:要我什么也不做,连续呆坐3小时,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多年来习惯有目的地做事,一闲下来就有罪恶感,即使观察自然也是当作家的一种体验。现在这样聆听可真受不了,但葛登仍遵医嘱做下去。终于,在无目的的倾听中,海浪声、鸟声,还有起初未注意的许多声响,都一起向他说话了。他一边聆听,一边想起小时侯大海教会给他的耐心、尊重及万物息息相关等观念。他逐渐听到往日熟悉的声音,也听出沉没,心中逐渐平静下来。
12点,他打开第二张处方:“设法回顾”。“回顾什么呢?”也许是童年,也许是往日美好的时光。于是他开始从记忆中挖掘点点滴滴的乐事,设法回忆没个细节,心中渐渐升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3点钟,葛登打开第三张处方,上面写着:“检讨动机”。当他一开始照这个做的时候,才发现比前面两点都不易做到。起初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再一细想,这些动机并不如此正当,或许这正是他陷入低潮的原因。回顾过去愉快满足的生活,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他写道:“我突然领悟到,动机不正,诸事便不顺。不论邮差、美发师、保险推销员或家庭主妇,只要自认是为人服务,都能把工作做好。若是为私立,就不能如此成功。这是不变的真理。”
到了6点,第四张处方很简单:“把忧愁写在沙滩上”。他跪在沙滩上,用贝壳碎片写了就个字,然后转身离去,头也不会。
其实,还用不着潮水涌上来,他已经在心中他忧愁埋葬了。
摘自:《心里革命》
森田疗法治疗原理: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教授根据患者症状把神经质症分成三类: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焦虑神经质症。
顺其自然――森田疗法认为神经症的症状与不问症状的自然的心理健康状态作为矛盾的双方,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任何一方都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对立的另一方转化。要想消除神经症的症状,必须先学会进入不问症状的自然的心理健康状态,否则就可能出现越用力抗拒症状,症状反而表现得越严重,如果学会不去过问症状,让其自由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症状就可能反而消失,转化成自然的心理健康的状态了,就如“抽刀断水水更流”,如果停止砍杀,水自然会恢复原状一样。森田疗法中所谓“任其不安而后安”原则的含义,就在这里。
森田疗法具有深刻的老子的辩证思维特征。森田疗法中,不抗拒神经症的症状,作为矛盾的一方,相当于老子哲学中的“无为”。所谓“无为”,就是接受症状,承认现实,就是顺应自然,遵循这种“无为”的原则,就能达到治愈神经症的目的,实现老子哲学所谓的从“无为”向“无不为”的转化。
为所当为――主动地顺应自然,这是指现实生活中虽然产生了焦虑紧张等情绪,也要完成当前必须完成的工作,这就是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忍其所痛,为所当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桥梁。在忍其所痛的扎实基础上去为所当为,就一定能通过这座桥梁,由“不安”转化为“安”,由“焦虑”转化为“平静”,由疾病转化为健康。
具体总结为:
1、 顺应个性的自然:不注意内向个性的缺点,努力发扬优点。接受自己的真实个性。世界上没有“最理想”的个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承认“真实的自我” 并将它自然地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2、顺应现实的自然:不挖掘过去,注重现在。 森田疗法认为,患者发病的原因是有神经质倾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种偶然的诱因而形成的。治疗采用“现实原则”,过去无法改变,不追究过去的生活经历,而是引导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当前,鼓励患者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
3、顺应行动的自然:不关注症状,重视行动。 森田疗法认为,患者的症状不过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观性的感受。治疗注重引导患者积极地去行动,“行动转变性格”、“照健康人那样行动,就能成为健康人”。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因此不一定要针对某一个症状,也不特别针对一种病,而应该把它当作为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是一种世界观。不把消除症状作为目标,而是帮助改变对疾病的认识,并引导将森田疗法的思想贯穿于生活之中。感悟森田疗法的过程其实就是重新感受生活,感受人生的过程。
4、顺应人性的自然:重视生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动发挥 森田疗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设施,主张在实际生活中象正常人一样生活,上述病案其治疗之所以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说是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生的欲望”的动力作用,通过躯体的非言语性体验而产生的结果。患者把自己的紧张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来加以积极面对、充分接受、反复体验、不断纠正,从而减轻乃至打破病态的恶性循环,最终达到了康复。
现代人常见不良心理及其调适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这高速发展的生活节奏里,现代人易产生自卑、浮躁、悲观……不良心理,较好的去认识这些不良心理,实现有效的自我调适,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快乐。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分析
自卑,即对一个人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况,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中,自卑的人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咎为自己的错误;自卑的人过于自尊,为了保护脆弱的尊严而表现得非常强硬,难以让人接近。
造成自卑的原因因人而异,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客观存在的某种缺陷或挫折引起自卑;二、出自一种不如他人的主观感觉,与事实并不相符。
(1) 如何防治自卑心理
1 改变认识,培养自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豆油优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可以这样做试试:经常回忆那些经过努力,做成功了的事情;对一些做的不好的事情,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另外,注意发现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
对于自身的一些生理缺陷,要知道,生物学上有个“生理补偿”的概念,即盲人失明,耳朵就特别灵活,腿有毛病,手就特别灵巧。所以不妨这样暗示自己: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如果头脑空虚,那他不过是空有躯壳;一个病残的人,如果内心世界丰富,正如阴暗背景的闪光,更显得耀目,更能得到人们的爱戴。
2培养良好性格
要改变内向、孤僻等性格缺陷,培养良好性格。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别人要求太严格。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一得之见,一技之长,也不能因此看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别人不会特别哀求于你,相反,会因之瞧不起你。有怪癖的人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不过要记住,改变性格缺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的,要有一种恒心、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3要正确地与人相比
自卑心重的人老是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定会越比越泄气,贬低、否定自己。人各有所长,自己不可能事事都强过别人。同样,自己也不会事事不如别人。
4增强心理素质
要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锻炼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或因自己某一方面的过失而全盘否定自己。
5不要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
要防止和克服自卑感,还要注意不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在选择目标时除考虑其价值和自身的愿望外,还要考虑起实现的可能性。如果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自卑。
浮躁心理
(1)浮躁心理分析
浮躁,是指轻浮、不安分、脾气大、见异思迁、做事无耐心、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等不良情绪体验。目前,浮躁是我们国人的一种普遍不良心理表现。特点有: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冒险。
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有社会和个人两大方面的原因;
1 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告诉发展时期,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每个人都感觉把握自己的未来。
2 个人原因。现代社会,经济变化快,贫富差距大,再加上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攀比再所难免,造成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的自我调适:
(1) 做到知己知彼。比较是个体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 但比较要做到“知己知彼”,要从个人的能力、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进行综合合理的比较,既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才不至于产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浮躁心态。
(2) 遇事要善于思考。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盲从主义等不良之风。站得高才看得远。
(3) 要有务实精神。做事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更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
悲观心理
悲观心理分析
人人都会有一点悲观情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悲观
太甚,就有麻烦了。严重的悲观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痛、头晕、心烦、胸闷、腹泻或便秘、乏力等等。此类人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如内向、孤僻、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抑郁质或胆汁质气质等等。
他们为何会如此悲观厌世呢?他们大都经历过不幸、工作困难、事业挫折等明显的精神创伤,具体地说,比如:亲人死亡、车祸、夫妻分离、失恋、考试失败、失业、生活困难、工作条件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等。
如何克服严重的悲观心理呢?
(1)“乐观、悲观对照表”法。
在医生的知道下做一张“乐观、悲观对照表”:在一张大白纸上划一条竖线,分成左右两栏,做边写上乐观,右边写上悲观。每天在睡觉前,把心中的乐观和悲观如实地写在表上。按后把悲观用黑笔一个个划掉,同时把悲观的感觉从心理赶出去。再看着乐观的部分,出声念一次。这样心中就会和这张表一样,充满乐观的感觉。
(2) 医学治疗。对严重的悲观者可进行心理治疗、社会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
(3) 笑疗。可以尝试每天大笑三次。方法是看喜剧、听相声等,很快便有悲观情绪减轻的感觉。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但注重物质需要,更要注重精神的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各种不良心理。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减少阻碍,使我们的人生道路更加平坦和精彩。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极为复杂的和动态的过程,所以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功能不同,各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又可以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大类。根据性质的不同,影响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一、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一个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状态因素两大类。
1. 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又可以细化为遗传因素、化学中毒和脑外伤、病菌或病毒感染及躯体疾病和身体机能障碍等类型。
⑴遗传因素。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不能遗传的。但是别忘了,人是一个身心交融的整体,身体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密切影响,因此心理也是受遗传影响的。
⑵化学中毒和脑外伤。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脑外伤,也可能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
⑶病菌或病毒感染。人如果患了斑疹伤寒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疾病,就会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⑷躯体疾病和身体机能障碍。例如,患有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产生狂躁症,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患上抑郁症。
2. 理状态因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成型,就可以预测其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状态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等类型。
⑴认知因素。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储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含概范围很广泛,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想象、语言等。认知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越严重,人们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需要和期望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期望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
⑵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它是多维度、多成分和多层次的。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精神涣散;稳定而积极的好情绪,往往使人心境愉快,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所以,培养良好情绪、排除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二、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
1. 家庭因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家庭因素影响很大,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异常。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成员残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等。
2. 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今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这些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
3.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中度过,所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学校校风不良、教育方法不当、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等问题,若调试不及时,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 协同作用。
上述各种因素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往往协同而起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要超过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加和。由此,在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调适和治疗。
有关心理学
心理学用英文讲叫“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心理学的历史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有一个塞尔维亚人叫马如利克,在这一年首次用“psychologia”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此后过了七十年,一位名为歌克的德国人又用这个词出版了《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在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的意思。因为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结。随着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在我们中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等,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心理活动,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等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它古老。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包含在哲学中,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一个业余心理学家。当你才三四岁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学会揣摩别人的心思了呢?你懂得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你甚至还会略施小计,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他们。妈妈生气的时候,你便能从她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出来,而乖乖地停止胡闹;一旦发现妈妈雨过天晴,你就又提出你的小要求了。作为父母,则知道如何正确地实施奖惩以纠正你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所有上述都是基于对他人心理的观察和推论。也就是说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思维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揣测。这就是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所努力研究和解释的内容之一。
快乐食物对抗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未来人类将受到三大慢性疾病的威胁,分别是癌症、心脏病和抑郁症。而有些食物却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使你变得心情开朗。因为它们所含的物质,都有抗抑郁功效。
深水鱼
研究显示,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和健康。不仅因为大海让人神情气爽,最主要是他们把鱼当作主食,无论是芬兰、英国、美国的研究都发现了相同的结果。哈佛大学的饿研究报告指出,鱼油OMEGA-3脂肪酸有长用的抗抑郁药,如碳酸锂的类似作用,能够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
香蕉
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这写都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产生忧郁的情形。
葡萄柚
葡萄柚不但有浓郁的香味,更可以净化繁杂的思绪,也可以提神醒脑。至于葡萄柚所含的高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细胞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正肾上腺素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菠菜
菠菜除含有大量铁质外,更有人体所需的叶酸。人体如果缺乏叶酸会导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早老性痴呆等。研究也发现,那些无法摄取足够叶酸的人,在5个月后,都无法入睡,并产生健忘和焦虑等症状。研究人员推论,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造成抑郁症出现。
樱桃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樱桃中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可以减少发炎。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匹林更有效。另有报道指出,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毛病,也可以通过樱桃来改善状况。
大蒜
的国一项针对打算对胆固醇的功效的研究,从病人回答的问卷发现,他们吃了大蒜后,感觉不太疲倦、不焦虑、不容易发怒。
南瓜
南瓜能制造好心情,是因为他们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能帮助身体所存储的血糖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唯一的燃料。
浅浅阳光,浓浓真情
春光已逝,艳阳高照。夏天的太阳便不像春天的那样温柔,舒适,它会让人有一种火辣的感觉,甚至是一种烧灼感,但这种独特的烈日下的滋味不免让人回忆、联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一丝丝热意。当我们心潮彭湃的时候,当我们情绪高昂的时候,当我们热泪盈眶的时候,我们的心跟身体都是火热的。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我而精彩,因为有了感动而美丽。我们有了阳光,所以温暖;有了雨露,所以滋润;有了空气,能够生存;有了友爱,幸福无比。
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刚入大学时,对于这个陌生而又有着无限挑战的环境,充满了困惑。孤独、无助、恐惧不免油然而生。然而我在周围人的帮助下,一次次走出了困境,也体会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
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往往要靠更多的去了解这个它,有时候就免不了要向学长学姐们打听打听了。学习、生活、工作上难免会有困难,有时也会因为未明确目标而失去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甚至郁郁寡欢。在这个时候,一位学姐对我说:“不要紧,人都免不了犯糊涂的,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就是这么简单朴实的一句话,让我冰封的许久的心瞬间被融化,我能够重建信心,重拾勇气继续前行了。可能她后来还说了什么,可我已听不进去了,只是在无数次怅然失措的时候仍记得“有困难尽管找我。”
只言片语,往往在最关键的一刻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细微的行动往往在不经意间把人从绝望中唤醒。
深深记得五一的那个假期,室友都没有回家,我们成了共患难的家人。武汉的天热得让人透不过气,一个不小心就得上热伤风。我不幸的成为酷热天气的受害者,那个时候的我浑身发热,四肢无力,一向受到父母的呵护,可现在我手足无措,只是痛苦呻吟。
室友小王见状说服我去医院,那个时候感觉从宿舍到医院的路都是如此漫长,在小王的扶持和鼓励下来到校医院,我傻愣着,对于里面的程序我是一无所知,甚至做出被医生认为可疑的举动来。没有办法,她代我办了一系列的手续。我才发现,自己仍像个小孩子一样无知,而小王的帮助却让我感受到仿佛就是佳人在身边,忍不住热泪盈眶,是无私的友情打动了我
……
夜深了,气温仍是居高不下,知了一个劲的吵吵。睡在下铺的小王也在辗转反侧。我知道,她也是个柔弱的女孩,顶着烈日跑了一下午,或许她自己也正难受着呢……想着想着只感觉一滴滴冰凉滑到嘴角,今夜是如此漫长。
世间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当你在独自品茗或者倚窗眺望的时候,或许你的脑海中,你的眼前就闪现着曾经温暖人心的一幕。
偶尔翻开以前的随笔,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历程,然而最醒目的却是那红色的圈圈点点,以及小段小段的点评,那又何尝不是花了心思的。每一次随心所欲的抱怨、宣泄、感慨,却都是与老师心与心的交流过程,看到老师无比细腻的抚慰跟劝谏以及认同,对于一群压力颇大的高三学子来说正有如在干涸的沙漠中行走的人突然发现一块绿洲。他正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做着这些额外的工作,当他看到学生们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随笔本时的喜悦心情时,尽管红肿着眼睛的他也是欣慰的。他全然不知他的这些活动都被一个细腻的学生给捕捉到了,这样师声生情如何能忘怀?
阳光依在,尽管有微薄的云层,仍能找到空隙,照映着大地,让你感到丝丝暖意。记忆犹存,尽管时隐时现,仍频频浮出,震撼着心灵,温润着眼眶。
你我都是爱的奉献与承受者,都是生活的主人,让我们携起手来感受浅浅阳光,流露浓浓真情让爱的种子无处不在。
商英Q0631 邓令令
小测试
菲尔人格的十项测试题
这个测试是菲尔博士在著名主持人欧普拉的节目里做的,国际上成为“菲尔人格测试”,这已经成为很多大公司人事部门实际用人的“试金石”。
1、 你何时感觉最好?
A、 早晨 B、下午以及傍晚 C、夜里
2、 你怎样走路?
A、 大步的快走 B、小步的快走 C、不快,仰头面对着世界 D、不快,低着头 E、很慢
3、和人说话时,你会怎样?
A、碰着或者推着与你说话的人 B、两手紧握着 C、一只手或者两只手放在臀部 D、手臂交叠站着 E、玩着你的耳朵,摸着你的下巴或者用手整理头发
4、坐着休息时,你是什么姿势?
A、两膝盖并拢 B、两腿交叉 C、两腿伸直 D、一腿蜷在身下
5、碰到你感到发笑的事情,你的反应是怎样的?
A、一个欣赏的大笑 B、笑着,但不大声 C、轻声的咯咯的笑 D、羞怯的微笑
6、当你去一个派对或社交场合时,你会有怎么样的举动?
A、很大声的入场以引起注意 B、安静的入场,找你认识的人 C、非常安静的入场,尽量保持不被注意
7、当你非常安静的工作或学习时,有人打断你,你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A、欢迎他(她) B、感到非常恼怒 C、在上述两端之间
8、下列颜色中,你最喜欢那一种颜色?
A、红或绿色 B、黑色 C、黄色或浅蓝色 D、绿色 E、深蓝色或紫色 F、白色 G、棕色或灰色
9、临入睡的前几分钟,你在床上的姿势是怎样的?
A、仰卧,伸直 B、俯躺,伸直 C、侧躺,微蜷 D、头睡在一手臂上 E、被子盖过头
10、你经常梦到自己在干什么?
A、落下 B、打架或挣扎 C、找东西或找人 D、飞或漂浮 E、你平常不做梦 F、你的梦都是愉快的
答案:
菲尔测试题得分标准
经过上述10项测试后,再将所有分数相加:
1、 A2 B4 C6
2、 A6 B4 C7 D2 E1
3、 A7 B2 C5 D4 E6
4、 A4 B6 C2 D1
5、 A6 B4 C3 D5
6、 A6 B4 C2
7、 A6 B2 C4
8、 A6 B7 C5 D4 E3 F2 G1
9、 A7 B6 C4 D2 E1
10、A4 B2 C3 D5 E6 F1
菲尔博士的分析
将上述十项测试的得分相加后,再按照后面的分析:
< 21分:内向的悲观者,你是一个害羞的、神经质的、优柔寡断的人,永远要别人为你做决定。你是一个杞人忧天者,有些人认为你令人乏味,只有那些深知你的人知道你不是这样的。
21~30分:缺乏信心的挑剔者,你勤勉、刻苦、挑剔,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如果你做任何冲动的事或无准备的事,朋友们都会大吃一惊。
31~40分:以牙还牙的自我保护者,你是一个明智、谨慎、注重实效的人,也是一个伶俐、有天赋、有才干且谦虚的人。你不容易很快和人成为朋友,却是一个对朋友非常忠诚的人,同时要求朋友对你也很忠诚。要动摇你对朋友的信任很难,同样,一旦这种信任被破坏,也就很难恢复。
41~50分:平衡的中道者,你是一个有活力、有魅力、讲究实效,而且永远有趣的人。你经常是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但是你是一个足够平衡的人,不至于因此而昏了头。你亲切、和蔼、体贴、宽容,是一个永远会使人高兴、乐于助人的人。
51~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你是一个令人兴奋、活泼、易冲动的人,是一个天生的领袖,能够迅速做决定,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的。你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欣赏冒险的人,周围人喜欢和你在一起。
>60分:傲慢的孤独者,你是自负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是个有极端支配欲、统治欲的人。别人可能钦佩你,但是不会永远相信你。
小故事
不如小丑
白云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说了一首诗,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诗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法劳关锁,一朝法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语气中不免有些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的走了。
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
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身为一个凡人,我们有时比不上一个小丑。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陷于别人给我们的评论之中。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消灭我们往前迈进的勇气,甚至成天沉迷在白云式的愁烦中不得解脱,白白损失了做个自由快乐的人的权利。
互相交流 吸取经验
本报讯 在湖北经济学院五月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总体思想指导下,为增强高校间的感情,更好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在5月18日热情接待了来自湖北大学心理系的学生并组织策划了丰富的多彩的联谊活动。
此次联谊使各方对彼此都有所了解,通过相互借鉴,促进了各方的不断发展完善。在联谊中,同学们的交流讨论非常热烈,而且玩的也非常尽兴,最后,湖北大学的同学盛情邀请我校同学去湖北大学交流学习。
素质拓展——在游戏中树立团队意识
本报讯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的素质拓展活动于5月19日在我校东大门的草坪时间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从树立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出发,把参赛选手分为8组进行活动。使同学们在紧张的活动之余,释放压力,使同学们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同时,他们还表示希望类似的活动多举行几次。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生活辅导
本报讯 以“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生活辅导”为主题的讲座,于5月22日晚七点在J3—104成功举行。本次讲座作为阳光心灵系列讲座的重要一讲,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郑晓边教授作主讲。讲座现场人数爆满,同学们积极参与,在讲座最后针对自己的不同问题向郑老师咨询,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圆满结束
经过一个月的策划、准备和比赛后,来自不同院系的10名选手成功入围决赛。5月31日下午2点,由湖北经济学院校团委、学工处、社会科学系联合主办,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承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第三报告厅隆重举行。
大赛邀请了社会科学系的时兰英和唐昌海老师做评委。通过一环又一环紧张刺激的拼比后,C组的三位巾帼英雄以多出0.2分的成绩险胜B组,获得本次大赛的冠军。B组来自会计学院的雷鸣同学获得了“健康之星”称号。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现场气氛活跃,使同学们在阵阵掌声与喝彩中学到许多心理健康知识。
最后,在入围决赛的10名同学中选出了3名选手参加武汉大学生心理发展联谊会组织的第5届江城杯心理健康之星大赛,而最值得庆贺的是,这3名选手,在经过6月2日的素质拓展比赛和6月3日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赛后,为我校赢得了一等奖。
5月19日,由社会科学系吕斐宜老师主讲的影评《心灵捕手》在J4—105如期举行。
5月17日,由社会科学系王劲老师主讲的影评《大话西游》,作为心灵影院第一场,如期在J4—107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