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2-05-13浏览次数:379

作者:仲海涛《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3日 07版)

【专家点评】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如今,在党的政策感召下,越来越多大学生放弃城市生活“逆流”返乡,他们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中争当“领头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截至今年4月,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青年大学生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有利于打通城乡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渠道。经相关部门综合测算,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至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农民灵活就业。在返乡创新创业青年大学生的带动下,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

  当前,针对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下好“先手棋”,针对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综合施策。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美”起来、环境“亮”起来,增强了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吸引力。针对部分青年学子认为的“农村创业氛围不如城市”、在农村创业缺乏信心等问题,政府和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比如,通过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引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兴业。政府部门可在毕业季主动走进高校,宣讲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各项支持政策,举办创业成功案例经验分享活动,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农村发展情况;高校可立足自身专长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还可考虑成立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充分发挥联盟高校的人才、学科、科研、文化等资源优势,推动联盟开展区域协作支持。此外,还应积极宣传在服务桑梓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营造返乡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解决好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最先一公里”的问题。

  打好“主动仗”,积极帮扶返乡大学生创业,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从“钱、地、人”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当前,亟须对落地项目进行跟踪扶持,做到及时查漏补缺,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比如,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通过政银企支持乡村振兴对接会等方式,促进金融资源、产业资源与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零距离对接。此外,还要加强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解决好安身、安心、安业问题。比如,将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其所需人才纳入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奖励和住房补贴等范围;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及其所需人才妥善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用好“新动能”,以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契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成效明显,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还有广阔发力空间。应鼓励返乡青年大学生发展智创、文创、农创等创意新颖、受众年轻、效益良好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更多农民学技术、闯市场、创品牌,为乡村文化振兴发挥生力军作用。此外,大学生返乡创业也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契机,应重视从返乡创业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培养选拔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作者:仲海涛,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